本文轉自:曲靖日報

電引清流護民生

——曲靖供電局助力全市解決用水問題紀實

杜明彥 張敏 何明蔚 文/圖

電力引水,爲馬龍區種植業送來滾滾清泉。

查看抽水設施的運行情況和用電情況。

向抽水灌溉農田的村民瞭解用電需求。

到村裏走訪瞭解用電情況和巡維電力線路。

“如果沒有電力幫助,我不敢奢望能盤活這麼大的產業。”近日,在曲靖市沾益區播樂鄉鴨團村,村民胡立普談及自家的產業時,對供電部門連聲道謝。

胡立普是鴨團村的養殖大戶,家中養了120頭豬。鴨團村是沾益區北部的一個山區村落,飲水難一直是村民生存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今,全村通過“機井+電力抽水”,不僅解決了飲水難問題,還走上致富的道路。

近年來,南方電網雲南曲靖供電局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助力全市解決飲水難問題、推動水利工程建設方面積極作爲,有力有效幫助老百姓解決實際問題。

助力水利建設

爲清泉湧流提供源源動能

5月11日,入夏的滇東大地生機盎然。在馬龍區王家莊街道土官寨村,趙興翠正帶着5個人在插秧。

“要是沒有水利工程,要是沒有電力抽水,今年的春耕我都不知道要怎麼辦!”趙興翠說。她所指的水利工程,是距離她家稻田數百米外的馬龍區下羅貴至城區調水工程,該工程作爲從車馬碧水庫調水至馬龍城區的一級泵站,在爲馬龍城區輸送水源的同時,還爲周邊農戶提供生產用水。今年春耕期間,每天提供了2000多噸農業生產用水。趙興翠家的秧苗移栽,就得益於該項工程。

在土官寨村,和趙興翠一樣,受惠於該項工程的人家,爲數不少。村黨總支副書記王金朝告訴筆者,在今年春耕期間,水利工程爲全村3000多畝土地提供了澆灌水源,其中包含有100多畝水田和2400多畝烤煙。

該工程於2023年1月開工,近期將全面竣工投運。曲靖澤灃水務有限公司安全生產部經理王肖告訴筆者:“我們的工程項目得以順利推進和高效運作,離不開安全穩定的電力供應。”

據介紹,工程建設之初,供電部門就主動上門,瞭解用電需求,幫忙架設線路、安裝變壓器。工程推進過程中,供電部門定期不定期安排人員上門走訪,爲他們提供了多項合理化建議,解決了很多用電方面的問題。“特別是農業生產用電抽水期間,供電部門全過程跟蹤服務,真正爲我們、爲農戶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務。”王肖說。

在助力老百姓解決飲水難問題中,曲靖供電局把服務水利工程建設作爲重點。在用電辦理、線路建設等方面優化工作流程。今年抗旱期間,聚焦市委、市政府明確的388件應急工程,跟蹤提供“保姆式”供電服務。

關注邊遠村寨

缺水村不再望“水”興嘆

在沾益區大坡鄉,地河村因一條地河從村邊山腳露出地面而得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地河流經的村子,卻出奇地缺水。地河的露地點是全村唯一的水源。散居周邊的288戶人家,距離出水點最遠的足有4公里。

因取水困難,很多缺乏勞力的人家,索性在家裏挖了地窖,儲存雨水用於生活。由於地窖水來源於屋檐、山坡,加之儲存時間長,水質普遍不好。段文成至今還記得,“用地窖水泡的茶水,顏色泛白,喝起來難喝,有股怪怪的味道。”

那個時候,段文成每天的大事就是挑水,距離出水點數公里的路程,讓他每挑一次水,都要花上2個多小時。水挑回家裏,即便再節省,也只夠用一天。

曾經因水而勞頓的段文成,如今卻因水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家中養了70多頭豬,種了30多畝地。

段文成家的蛻變,源於電力的加持。在電網改造升級過程中,曲靖沾益供電局專門新建線路,在地河口安裝了用於抽水的專用變壓器。“電力抽水不僅解決了村裏的人畜飲水問題,而且還幫助村裏解決了生產用水問題。”地河村黨總支書記胡連華介紹說,全村共有3100畝土地,電力抽水爲他們提供了500多畝的澆灌水源。

曲靖供電局把邊遠缺水村作爲關注重點,有針對性規劃電網建設佈局、加大邊遠農村電網建設力度,在爲村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的同時,有效幫助村民解決飲水難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