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南京雨花台区推动4S店VOCs源头减排 ——

修更多的车,排更少的污

□ 周 敏

8日中午11时许,在南京雨花国际汽贸园的苏舜集团4S店钣喷中心内,汽修师傅使用喷枪给一辆锈迹斑驳的汽车“疗伤”。不同于传统汽修车间的火花四溅,这里几乎看不见粉尘,VOCs(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系统显示“废气排放达标”。

“严格来讲,不仅是‘达标’,更是‘超低’。”江苏省苏舜集团有限公司资产部副部长焦波带着记者进入全密闭烤漆房,现场敞亮干净,没有异味。他介绍,钣喷中心把原辅材料换成了更环保的水性漆,在源头减少废气产生,还安装了颗粒物及VOCs治理设施,打磨粉尘、喷烤漆时产生的VOCs分别经过除尘设备、活性炭吸附设施集中处理后外排,“就像一个大型油烟机,实现了微量排放。”

一直以来,市面上的汽修企业较多使用油性漆,喷烤漆过程中产生的VOCs作为臭氧主要前体物,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污染源。以苏舜集团4S店钣喷中心为例,2021年以前,该企业每年使用约7吨油性漆,排放约1.2吨VOCs。像这样的汽修企业,南京有上千家,雨花台区的数量居全市前列,随之带来的臭氧污染日益严重。2020年初,该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全市倒数第一;2021年、2022年,臭氧污染天数分别为46天、55天,占全年污染天数的74.2%、71.4%。“看不见的污染”,不仅制约区域空气质量改善,频繁的检查、严苛的管控也影响企业高效生产。

推进“油改水”,是加强VOCs源头治理最经济有效的举措,但因为设备更换贵、工艺要求高,很多企业感到“吃力”。2022年,雨花台生态环境局联合区交通运输局对全区涉喷烤漆业务的汽修企业进行调研,确定水性漆全流程源头替代试点企业,定期开展针对性指导帮扶。

苏舜集团“首吃螃蟹”。在原材料使用方面,企业用水性漆完全取代VOCs挥发量大的油性漆。与此同时,苏舜集团先后投入320余万元,建立集约化钣喷中心,安装集吸附过滤于一体的VOCs净化系统。经测算,如今每年可减少VOCs排放总量0.83吨,降幅超过92%。

为了让更多汽修企业尽快“油改水”,去年5月,雨花台生态环境局在全省率先推出夏季臭氧管控停限产豁免政策,4家符合超低排放标准的VOCs源头替代示范企业首批获得豁免。“别人干不了的时间他们能干,别人接不了的急活他们能接,直接增加了企业的业务量。”雨花台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享受到政策红利的苏舜集团4S店钣喷中心成了汽贸园的“共享车间”,目前已承接园区内比亚迪、广汽埃安等6家企业喷涂业务,每月喷涂作业面超过2000片,创造售后产值近1200万元。修最多的车、排最少的污,企业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让更多汽修企业“见贤思齐”。中升集团、福联集团等一批汽修企业正努力争取进入第二批豁免名单。

改进工艺源头减排,叠加豁免机制正向激励,产生了1+1>2的效果。2023年,雨花台区VOCs减排约2.8吨,臭氧污染43天,同比减少1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从全市倒数第一“逆袭”成第一。

在苏舜集团4S店钣喷中心楼顶,记者看到了这个全省首家“近零碳排放”4S店的另一绿色探索。将近1500平方米的空地上,619块光伏组件以15度倾角串并联铺设,所发电能经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后完成并网。“整间4S店的所有用电,都来自这里。”该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吴见喜说,项目投用近一年时间,累计发电量40万度,日均发电量1100度,年节约标煤174吨,减少碳排放230吨。除了屋顶光伏,该4S店还计划建设光储充项目,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绿电”。

“追求汽修行业‘近零碳排放’,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有着重要意义。”雨花台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说,要把系统思维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在能耗与排放上做“减法”,在转型和升级上做“加法”,将一间间4S店改造为资源可循环、用电自平衡的有机整体,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就在苏舜集团“隔壁”,江苏东源370k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刚刚完工,预计年减少碳排放约230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