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南京雨花臺區推動4S店VOCs源頭減排 ——

修更多的車,排更少的污

□ 周 敏

8日中午11時許,在南京雨花國際汽貿園的蘇舜集團4S店鈑噴中心內,汽修師傅使用噴槍給一輛鏽跡斑駁的汽車“療傷”。不同於傳統汽修車間的火花四濺,這裏幾乎看不見粉塵,VOCs(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系統顯示“廢氣排放達標”。

“嚴格來講,不僅是‘達標’,更是‘超低’。”江蘇省蘇舜集團有限公司資產部副部長焦波帶着記者進入全密閉烤漆房,現場敞亮乾淨,沒有異味。他介紹,鈑噴中心把原輔材料換成了更環保的水性漆,在源頭減少廢氣產生,還安裝了顆粒物及VOCs治理設施,打磨粉塵、噴烤漆時產生的VOCs分別經過除塵設備、活性炭吸附設施集中處理後外排,“就像一個大型油煙機,實現了微量排放。”

一直以來,市面上的汽修企業較多使用油性漆,噴烤漆過程中產生的VOCs作爲臭氧主要前體物,已成爲不可忽視的重要污染源。以蘇舜集團4S店鈑噴中心爲例,2021年以前,該企業每年使用約7噸油性漆,排放約1.2噸VOCs。像這樣的汽修企業,南京有上千家,雨花臺區的數量居全市前列,隨之帶來的臭氧污染日益嚴重。2020年初,該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爲全市倒數第一;2021年、2022年,臭氧污染天數分別爲46天、55天,佔全年污染天數的74.2%、71.4%。“看不見的污染”,不僅制約區域空氣質量改善,頻繁的檢查、嚴苛的管控也影響企業高效生產。

推進“油改水”,是加強VOCs源頭治理最經濟有效的舉措,但因爲設備更換貴、工藝要求高,很多企業感到“喫力”。2022年,雨花臺生態環境局聯合區交通運輸局對全區涉噴烤漆業務的汽修企業進行調研,確定水性漆全流程源頭替代試點企業,定期開展針對性指導幫扶。

蘇舜集團“首喫螃蟹”。在原材料使用方面,企業用水性漆完全取代VOCs揮發量大的油性漆。與此同時,蘇舜集團先後投入320餘萬元,建立集約化鈑噴中心,安裝集吸附過濾於一體的VOCs淨化系統。經測算,如今每年可減少VOCs排放總量0.83噸,降幅超過92%。

爲了讓更多汽修企業儘快“油改水”,去年5月,雨花臺生態環境局在全省率先推出夏季臭氧管控停限產豁免政策,4家符合超低排放標準的VOCs源頭替代示範企業首批獲得豁免。“別人幹不了的時間他們能幹,別人接不了的急活他們能接,直接增加了企業的業務量。”雨花臺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享受到政策紅利的蘇舜集團4S店鈑噴中心成了汽貿園的“共享車間”,目前已承接園區內比亞迪、廣汽埃安等6家企業噴塗業務,每月噴塗作業面超過2000片,創造售後產值近1200萬元。修最多的車、排最少的污,企業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幹好幹壞不一樣”的鮮明導向,讓更多汽修企業“見賢思齊”。中升集團、福聯集團等一批汽修企業正努力爭取進入第二批豁免名單。

改進工藝源頭減排,疊加豁免機制正向激勵,產生了1+1>2的效果。2023年,雨花臺區VOCs減排約2.8噸,臭氧污染43天,同比減少12天,空氣質量優良率從全市倒數第一“逆襲”成第一。

在蘇舜集團4S店鈑噴中心樓頂,記者看到了這個全省首家“近零碳排放”4S店的另一綠色探索。將近1500平方米的空地上,619塊光伏組件以15度傾角串並聯鋪設,所發電能經逆變器轉化爲交流電後完成併網。“整間4S店的所有用電,都來自這裏。”該光伏發電項目負責人吳見喜說,項目投用近一年時間,累計發電量40萬度,日均發電量1100度,年節約標煤174噸,減少碳排放230噸。除了屋頂光伏,該4S店還計劃建設光儲充項目,爲新能源汽車提供“綠電”。

“追求汽修行業‘近零碳排放’,對實現‘碳中和’目標有着重要意義。”雨花臺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說,要把系統思維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在能耗與排放上做“減法”,在轉型和升級上做“加法”,將一間間4S店改造爲資源可循環、用電自平衡的有機整體,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就在蘇舜集團“隔壁”,江蘇東源370kW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剛剛完工,預計年減少碳排放約230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