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抛绳包模拟救援 橘子皮实验救生

这堂长江边的青少年“防溺水”安全课生动又实用

5月18日,在武昌江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防溺水知识。

通讯员徐飞 摄

长江日报讯 “大江大河风景美,安全观赏别下水,我是武汉少年警队安全宣推官,提醒您江边游玩时注意安全,谨防溺水。”5月18日,武汉临江大道附近的江面上,回响着一道特殊的声音——来自武汉少年警队队员无人机在空中喊话,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随着夏季的来临,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愈发重要。当日上午,在武昌江滩,武汉市公安局、武汉市教育局、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等单位,为百余名少警队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溺水知识宣讲活动。

“‘救命啊,救命啊’,你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落水的人这样喊是不是?我告诉你们,那都是假的!真正溺水的人,呛水是喊不出来的……”活动现场,长江救援志愿队总队长张建民通过真实案例将孩子们的注意力瞬间吸引。

“江滩斜坡青苔湿滑,家长在江边也一定要牵好孩子们的手,以免孩子不慎落水。”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民警向陪同的家长介绍。

民警现场展示了警用船只、水上救援机器人、救生艇等先进装备,长江救援队现场演示了江边常见的救生杆、抛绳包等多种救援工具的使用方法,还邀请小朋友现场模拟救援,给在场的小伙伴和家长做讲解示范。

“绳子套在手腕上,向落水者头部的方向抛过去……”伴随着民警和救援队队员的指引,几位小朋友成功向同伴丢出救援包,拉住“落水”小朋友。

同时,武汉水上公安民警曾超告诫在场小朋友:“小朋友力量有限不要轻易救援,看到有人落水,大声呼救更有意义。” 为了让大家对自身力量有清晰的认识,曾超让参与演示的救援小朋友拉回“落水者”,却发现像是在“拔河”,最终尝试倒卧姿势,放低重心拉救援绳才有了力量优势。

经过模拟救援体验,来自红钢城小学的万子辰同学感慨:“防溺水知识太重要了,没想到我们的力量在救援落水的小朋友的时候那么微不足道,等回学校我一定要赶紧告诉同学们。”

这场紧张而有序的江滩安全实践课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和家长的关注。据了解,武汉水警和长江救援队在长江中用实景模拟的形式为武汉少年警队的同学们进行防溺水救援演示还是首次。

随后,民警还邀请了部分青少年体验无人机巡查及喊话功能。在接下来几个月,武汉少年警队队员们录制的防溺水喊话内容将通过无人机在空中回荡,提醒江滩附近游客注意安全,谨防溺水。

在江上防溺水演练结束后,140名武汉少年警队队员及家长一起,来到武昌区积玉桥街道汉成里社区活动室,倾听民警曾超等结合户外演示内容所上的防溺水安全课。

“这里有两个橘子,一个剥了皮,一个没有,把它们同时放进水中,会发生什么事呢?”课堂上,一位武汉少年警队特邀导师通过简单易懂的小实验,让现场的同学们直观理解救生衣的作用,同时也让同学们学会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道具进行安全宣讲,把防溺水知识通过更直观有趣的方式传递给更多人。

据悉,武汉少年警队“争当安全宣推官”选拔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已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积极参与。活动鼓励青少年发挥创意,通过录制短视频的形式宣讲安全知识,优秀参赛者可被授予武汉少年警队荣誉证书,还可以参加红领巾讲解员市级评选,受邀参与武汉少年警队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据悉,“武汉少年警队”是武汉公安联合教育、团委等部门,专门面向中小学校园的安全教育品牌,队员从中小学生中选拔,他们可以通过警校互动等多种形式学习安全知识。

(戴旻阳 通讯员徐飞 成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