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本報記者 何麗娜 蔣升 通訊員 陳巖明 吳煜 祁驥

最愛江南小滿天,櫻桃爛熟海魚鮮。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小滿之名,有兩層含義,一與氣候降水相關,此時南方降水頻繁,同時以麥子爲首的夏熟作物已開始變得飽滿,且滿而不盈,處於最佳狀態。

作爲入夏後的第二個節氣,小滿時各地氣溫持續攀升,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即將到來,居民日常養生重點應從春季護肝補腎向夏日靜心養胃轉變,其間還得小心皮膚病、消化道疾病等“隱形殺手”的侵襲,該怎樣爲身體打好堅實地基?浙江中醫藥潮鳴智庫專家、國醫大師葛琳儀教授,全國名中醫陳意教授等多位專家爲您獻上實用妙計。

美妝博主遊西湖

滿臉竟成“大花貓”

戶外走了圈回家“滿臉通紅”,出門賞花胳膊卻冒出成片小疙瘩......初夏漸至,美不勝收,但對某些人而言,日子實在太難熬。

到杭州不去西湖逛逛,就像喫麪不配蒜,體驗感少一半。

這不,顏值在線的自媒體美妝博主小王(化名)就趁着年休來水鄉追夢,可昨日剛走進柳浪聞鶯,渾身便冒出紅疹,還伴有灼熱感,越撓越癢,小姑娘因此成了“大花貓”,此時哪還顧得上拍照,急忙捂着臉往醫院跑。

浙江省中醫院皮膚整形美容科陶茂燦主任中醫師接診後,經仔細檢查,發現令小王近乎破相的罪魁禍首是花粉過敏,類似情況近期並不少見,與節氣有一定關係。

小滿的主要季節性特徵爲“溼”和“熱”,極易引發各種以溼熱爲主的皮膚病。陶茂燦主任中醫師介紹,花粉柳絮紛飛,再加上潮溼氣候爲細菌滋生提供天然溫牀,導致很多人在踏青賞景之餘,被迫忍受皮膚紅腫、瘙癢、眼睛發癢等過敏之苦。

小王就屬於典型的顏面再發性皮炎,該病在中青年女性身上出現頻率很高,大多認爲與過敏和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有關,接觸過敏物是常見原因。

有人一聞玫瑰花就“窒息”,有人但凡站在桑樹下就打噴嚏,花粉過敏是由致敏源花粉導致的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元兇”是花粉中某些蛋白質成分,但患者的具體症狀表現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

雖說該病在全身都可發作,由於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長期裸露在外的顏面部難免被“集火”,因此建議過敏體質人羣應避開花粉濃度高峯期出行。

“上午10點至下午4點空氣中花粉等粉塵濃度最大,此時最好待在室內。”陶茂燦主任中醫師提醒,可選擇在清晨、傍晚或陣雨後做好防護再外出活動。

花粉的傳播方式可分爲風媒和蟲媒,呼籲大夥在花粉季節外出回家後,應立即洗手洗臉並更換衣物。

無論喫啥都食慾不佳

這些食物是當季首選

春天即使喫飽了,無論看見啥都想再來兩口,可一過立夏,幾乎整天沒進食倒也不覺得餓。

全國名中醫、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副院長陳意教授最近就遇到了好幾個因突然胃口不佳而慌張來求助的中年人。

“這事不用過度擔心。”陳意教授耐心安慰,這是因溼熱淤積在體內,腸胃缺乏運化動力所引起的。換句話說,若想讓胃這個吸收營養的“加油站”活力滿滿,科學調養胃氣,才能事半功倍。

“人體在攝取辛、甘、苦、酸、鹹五種味時,應處於理論上的平衡狀態,而隨着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發生改變,鹹甜之品漸漸成爲網紅,直接或間接誘發多種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陳意教授提醒,入夏後,要限制辛辣、油膩等“助火”食物的攝入,這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使口舌生瘡、大便乾結接踵而至。

史書《周禮》有云,夏天多苦味。中醫認爲,苦能瀉熱而堅陰,苦味屬陰,對由內熱過盛引發的煩躁不安有泄熱寧神之效。此外,“喫苦”可清心健腦,苦味食物中有一定的咖啡因,可使人在夏日熱煩的狀態中得到放鬆。

除利尿祛溼的紅豆、薏米外,黃瓜、冬瓜、萵苣、苦菜等也是小滿時節較爲應景的果蔬。

當然,養心是夏日養生的主旋律。

夏季人們普遍起得早,晚上相對睡得晚,睡眠不足,疾病則乘虛而入:胸悶頭痛、坐臥不安。暑易入心,應增靜減怒以養心神。陳教授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中午可適當小憩,午休時間控制在15~30分鐘。“在補足睡眠之餘,還能夠改善冠脈血供,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可降低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肌梗死的發病率。”

如何科學養生

國醫大師這麼說

《黃帝內經》對養生有非常精闢的總結: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這是中醫養生的精髓與核心思想。

在此基礎上,從醫六十多年的國醫大師葛琳儀教授特意在採訪中向錢江晚報記者分享她所摸索出更貼近生活的養生祕訣:心情舒暢,生活充實,作息規律,保持體重,堅持鍛鍊,適度進補。

92歲的葛琳儀教授常年早上6點起牀,晚10點半左右休息,從不熬夜,樂於嘗試新事物,這有助於保持思維活躍,不與外界脫軌。

不管年紀多大,只要身體喫得消,人就得有事兒幹,針對無形“內耗”,心理疏導可比喫藥管用。人若是能一直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對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葛琳儀教授說,“就像我的一位全國名中醫老同事:一天不看病,若有所失;三天不看病,若有所病。”如今,葛琳儀教授仍堅持每週出4個半天門診,平均接待患者120餘人次,“既把病人治好,心裏也開心,就能減少不必要的煩惱。”

每天鍛鍊半小時,幸福生活一輩子,年齡並不能成爲拒絕運動的藉口,不同人羣有自己合適的運動方式,尤其是上年紀的人,不提倡過量運動。

每天起牀後到上班前的2小時,是葛琳儀教授的運動時間,她喜歡做家務或在樓下走走,80歲前,她最愛騎自行車通勤,“這些簡單活動既不費勁,又能鍛鍊體能。”她說。

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的危害,可爲啥常有人“翻船”,不外乎兩個極端。葛琳儀教授提到,有些人自認爲喫的食物乾淨衛生,嘴管不住,導致熱量超標成爲負擔;部分愛美人士把“不喫”做到極致,拒絕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導致身形瘦削,營養不良,也是不可取。保持三餐規律,每頓飯只喫七八分飽,不喝酒、不抽菸,少喫刺激性食品,是葛琳儀教授體重長年維持在合理區間的祕訣。

福利預告:

沒有酸梅湯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2023年夏天,潮新聞·錢江晚報曾深度報道浙江省中醫院全網火爆賣到斷貨的酸梅湯故事。

據悉,深受熱捧的烏梅湯2.0版烏梅荷葉飲將在近期全新上線,有解暑化溼、降脂減肥的作用,非常適合杭州的夏季特點,尤其適合高脂血症和肥胖人羣飲用,有需求人羣請關注潮健康福利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