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0日 第 14 版)

在四方坪夜市,張語涵跟爸爸媽媽玩耍。

張永勝一家接受人工耳蝸開機調試。

晚飯間隙,張語涵教爸爸張永勝正確發音。

以上圖片均爲新華社記者陳振海攝

在湖南長沙的四方坪夜市,同是聽障人士的張永勝、湛靖雯夫妻經營着一家“雞蛋仔”小喫攤。他們只能通過手勢、打字與顧客交流,在人聲鼎沸的夜市裏顯得十分安靜。

爲了能讓有聽力障礙的女兒張語涵聽見這個世界,夫妻倆靠擺攤攢下的積蓄和親友的扶持,在女兒兩歲多時給她左耳植入人工耳蝸,右耳佩戴助聽器。張永勝說:“人工耳蝸太貴了,我和妻子可以聽不見,但女兒必須聽見。”

他們的故事被傳播開來,社會各界的關心與鼓勵湧向張永勝一家:今年1月,他和妻子收到了愛心人士捐贈的助聽器,在張永勝32歲生日這天,第一次聽到了女兒叫他“爸爸”;3月,在一家耳蝸企業的幫助支持下,他們一家前往上海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近一個月的休養後,三人進行了術後第一次開機調試,聽到了彼此的聲音;5月以來,長沙一家康復中心免費爲夫妻二人提供聽力訓練和語言培訓。

告別了無聲世界,張永勝對未來充滿期待。他和妻子在女兒的“指導”下,從基礎的聲母韻母開始,一步一步學習開口說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