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趙雲    

5月15日,證監會公佈了12件最新投資者保護執法案件,其中一則是“張某操縱31只LOF基金產品案”。

根據監管部門公佈的信息,張某控制使用賬戶組,操縱滬市11只、深市20只LOF基金產品,證監會對張某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共計460餘萬元的行政處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證監會公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還披露了更多細節。

視覺中國

據悉,涉案人員張明爲一名“85後”,他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控制“郭某”等賬戶組操縱了31只LOF基金產品。操縱期間,張明利用資金優勢連續買賣上述基金,並在其控制的賬戶間進行證券交易,導致這些基金在二級市場的價格漲幅異常,與同期產品淨值漲幅偏離度較高,合計盈利153.59萬元。對此,證監會對張明採取了“沒一罰二”的處罰,沒收其違法所得153.59萬元,並處以307.18萬元罰款。

證監會處以“沒一罰二”

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查明,當事人張明在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通過控制使用“郭某”等賬戶(以下簡稱賬戶組)操縱31只LOF基金產品。

在這些產品中,涉及深市LOF基金,包括融通四季添利、銀華永興、灣區、中銀301E、成長量化、華夏磐泰、鵬華豐利、信澳鑫安、國富恆利債券、交銀添利、招商豐泰(第一段)、招商豐泰(第二段)、民生增利定開、匯添富季季紅定開、銀河通利、九泰銳誠、穩健債A、信誠深度、廣發聚源、信誠機遇、建信豐裕。涉及滬市LOF基金,包括國泰融豐、港中小企、財通福享、國泰融信、添富睿豐、添富睿C、金選300C、富時AH50LOF、AH50C、質量基金(第一段)、紅利增強、質量基金(第二段)。

從操作手法來看,張明通常利用資金優勢連續買賣、在其控制的賬戶間進行證券交易等。在操縱行爲對基金二級市場價格的影響方面,深市LOF基金中與同期產品淨值漲幅偏離度最高的爲銀華永興LOF基金,滬市則爲港中小企LOF基金。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張明通過賬戶組在2021年12月10日至22日利用資金優勢大量競價買入銀華永興LOF基金,操縱期間的9個交易日中有6個交易日存在競價買入交易,合計買入224.55萬元。2021年12月10日至15日,銀華永興LOF基金二級市場價格漲幅爲34.78%,同期基金淨值漲幅爲0,偏離度達到34.78%。張明也通過賬戶組在2021年9月10日至17日利用資金優勢大量競價買入港中小企LOF基金,操縱期間的6個交易日中有5個交易日存在競價買入交易,合計買入260.47萬元。2021年9月10日至15日,港中小企LOF基金二級市場價格漲幅爲33.44%,同期基金淨值漲幅爲-3.26%,偏離度達到36.7%。

據統計,操縱期內,賬戶組在深滬兩市申購涉案基金超過2000萬元,合計盈利超過150萬元。其中在深市共計申購涉案基金1667.06萬元,盈利97.95萬元,在滬市共計申購涉案基金348.65萬元,盈利55.64萬元。

證監會決定對張明處以“沒一罰二”,即沒收其違法所得153.59萬元,並處以307.18萬元罰款。

“零容忍”打擊違法違規

5月15日,證監會還公佈了2023年執法情況綜述。

2023年,證監會查辦證券期貨違法案件717件,同比增長19%;作出行政處罰539件,同比增長40%,處罰責任主體1073人(家)次,同比增43%;市場禁入103人,同比增長47%;罰沒63.89億元,同比增長140%;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期貨違法犯罪案件和線索118件,有力維護資本市場運行秩序,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打擊證券期貨違法行爲工作成效持續彰顯,“零容忍”打擊高壓態勢不斷鞏固。

具體而言,首先是緊盯“關鍵少數”,着力剷除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資本市場“毒瘤”,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第二是緊盯不勤勉、未盡責,壓緊壓實“看門人”責任,督促引導中介機構提升執業質量。

第三是緊盯“內外勾結”“監守自盜”“慣犯累犯”,對違規減持、操縱市場、內幕交易保持高壓執法態勢,積極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交易環境。其中提到,從實查辦新型違法案件。運用數據化分析手段,依法打擊不斷變異、升級的資本市場新型違法行爲,堅決遏制蔓延勢頭。如依法查辦某些團伙利用場外個股期權等金融衍生品放大操縱收益,部分人員對LOF基金、可轉債等品種實施操縱的違法行爲。積極配合公安機關查辦不法團伙利用遠程操控軟件隱藏交易痕跡、快速賣出清倉式砸盤出貨,牟取鉅額非法利益的操縱市場違法行爲。

第四是緊盯債券、私募、期貨等各領域,向違法行爲堅決亮劍,不留金融監管執法暗角、死角。

2024年,證監會有五大執法工作重點,分別爲強化線索發現、嚴查重大案件、提升執法效能、持續深化合作、注重懲防並舉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