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中山去年以来成立27家“强村公司”,探索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村里开公司 村民当“高管”

南方日报讯 (记者/苏芷妍 张培发 通讯员/郑龙骏 钟农轩)助力“百千万工程”,中山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路径。全市多个村集体开办“强村公司”,村民和村干部“履新”公司管理人员,用市场化方式盘活农村集体资金与资产。

“强村公司”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出资,以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实行公司化运营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按照出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村集体独资,村集体与镇街、国资公司合资,村集体联合出资三种组建模式。

据中山农业部门统计,去年以来,中山成立27家“强村公司”,总资产1241万元,2023年利润超211万元。这些公司对应的24个村(社区)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较2022年增加2亿元,增幅达34.59%。

“上个月,我们带动桂南研学机构营收增加近10万元!”中山市桂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南文旅公司”)负责人郑贤杰说。

位于五桂山街道桂南村的桂南文旅公司,是中山首家由股联社全资控股的村集体文旅公司。该公司通过引进深圳合作方,盘活生态资源、发展民宿,成立一年多就实现了超59万元的营收。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近期印发的《2024年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指出,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出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行动方案。

作为广东少有的“直筒子市”,中山下辖23个镇街和222个涉农行政村(社区)。各村通过物业出租、集体建设用地租赁和土地发包等方式培育了发达的集体经济,2023年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超605亿元。但是,近年来中山农村集体经济增速逐渐放缓,2018年—2022年年均增长率仅为0.9%。

“探索成立‘强村公司’,目的是打破集体经济增长动力减弱、收益来源结构单一、增长空间受限等发展瓶颈,激活农村各类要素潜能,最终实现强村富民。”中山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陈柳斌说。

中山市南朗街道榄边村党委副书记林金成坦言,“强村公司”作为完全独立的法人,在对接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该村正依托“强村公司”打造榄边古墟风情街,预计能为村里新增数百万元收入。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认为,“强村公司”是一个创新之举,主要使命是做大做优做强集体经济。

接下来,中山将优先在省、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立“强村公司”示范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量。

相关报道见A03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