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方日報

再探“媽媽崗”

廣東率先推廣引發全國各地效仿 “浮木”如何變“連橋”需各方努力

(南方日報2023年4月10日A10版)

深圳市2024年“南粵春暖”暨“春風行動”公益招聘會龍崗專場,設置有“媽媽崗”。

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編者按

去年4月,本報曾刊發整版報道關注“媽媽崗”(詳見南方日報2023年4月10日A10版),並提及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開始。同年8月,廣東率先推廣“媽媽崗”。目前,浙江、湖北、北京等地的招聘會上也出現了“媽媽崗”。

日前,本報記者再探“媽媽崗”時發現,隨着廣東的全面推廣,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其中,崗位的數量更多了、類型更多元了。與此同時,政府、企業等各方參與者也在持續提高“媽媽崗”的普適性,有了不少新探索。

去年10月起,“奶爸”樂言的兼職崗多了個新名稱——“媽媽崗”。

該崗位由廣州驊穗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下稱“驊穗教育”)提供,負責部分課程諮詢、職業推介工作,不用每天坐班。

說起來,這份“媽媽崗”最初還是個“特例”。2020年,樂言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因妻子是幼兒園老師,有穩定的保障和收入,工作時間也更加固定,兩人協商由丈夫主要承擔帶娃責任。他本打算辭職當一個“全職爸爸”,但公司考慮到人力培養成本,特許他轉崗,從全職變成了兼職,工作量減少了,崗位保障不變。

半年多來,樂言真切感受到了“媽媽崗”政策逐漸盪開的漣漪。雖然現在的崗位叫“媽媽崗”,但像自己一樣作爲爸爸,同樣有照護義務,也需要這類崗位。

當然,現階段的“媽媽崗”仍不完美,它更像一塊暫緩困局的“浮木”,雖然給有育兒需求的父母、招工難的企業提供了暫時喘息的空間,但很多員工依然期待“下一個”更有保障的崗位,不少企業也未將這部分員工納入長期規劃管理。

“浮木”如何才能變成“連橋”?如何在充分保障照護者就業權利的基礎上,找到個人、家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廣東率先推行“媽媽崗”後,越來越多的有益探索正在不斷湧現。

●南方日報記者 洪鈺敏 李菀瑄 蘇芷妍

統籌:何雪峯 黎詠芝 高靜寧

鋪開

“媽媽崗”不止媽媽來

崗位延伸到教育等行業

樂言的工作需要接觸許多人,其中有一部分客戶恰是全職媽媽,沈長英(化名)是其中一個。

去年8月,廣東發佈《關於推行“媽媽崗”就業模式的通知》(下稱“通知”),在全省範圍內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置“媽媽崗”。

同年10月,經樂言介紹,沈長英入職驊穗教育,成爲第一批“媽媽崗”員工。普通員工上班時間9:00至18:00,沈長英獲得的是8:30至17:00的“媽媽崗”。

除了滿足兼顧家庭的需求,這份高靈活性的工作也令沈長英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未來,“想在這份工作中繼續摸索,發現更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崗位延伸到教育等行業,是“媽媽崗”全省推廣背景下的一個顯著變化。

最初作爲一種補充用工、階段性緩解企業招工難問題的方案,誕生於中山的“媽媽崗”與城市產業結構密切相關,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1年前,本報記者在中山、佛山等“媽媽崗”先行探索地區也發現,其崗位主要侷限在生產車間、物流配送和直播帶貨等領域。

調查數據同樣證明了這一點。截至2023年11月24日,中山市人社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已備案“媽媽崗”的企業中,製造業佔62%。大多數人的主要選擇仍是“進廠”。

隨着政策推廣,崗位類型逐步得到拓展。

中山在製造業之外也開始重點引導鼓勵居民服務、文化旅遊、新業態平臺等用人單位專門設立“媽媽崗”。在廣州和深圳,主要崗位來源則是服務業,廣州市人社局官方網站“媽媽崗”企業名錄顯示,在58家設置了“媽媽崗”的企業中,服務業相關企業佔比超過一半,包括客服專員、工廠普工、基礎銷售員、配送員等工種。

崗位數量的持續增長,也是“媽媽崗”全省推廣後的一個主要變化。中山市人社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媽媽崗”備案企業493家,備案崗位21698個,實現就業4593人;審覈217家企業“媽媽崗”用人單位社保補貼、崗位補貼1201.8萬元,涉及吸納4116人次需照顧12週歲以下兒童的勞動者。佛山僅順德區截至目前就已提供近6000個“媽媽崗”,累計促成就業近3000人。

廣州、深圳的“媽媽崗”也在鋪開。截至2023年底,廣州備案“媽媽崗”崗位1272個,吸納“媽媽崗”就業人員686人;到2023年底時深圳已有超過5000個“媽媽崗”。

自“媽媽崗”誕生以來,始終有聲音認爲,“媽媽崗”這一稱呼似默認將育兒責任單方面給予女性,恐使目前本就分配不均的家庭撫育責任更加向女性傾斜。

對此,政策方面很快給出回應。《通知》提出,支持對負有照護兒童、失能老人或殘疾人義務的其他勞動者,參照“媽媽崗”實行彈性工作制。率先推行“媽媽崗”的中山,於2023年底更新政策,明確將“媽媽崗”適用羣體從“媽媽”拓展到了所有負有撫養義務的勞動者,如父親、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這已是實質上的“育兒崗”。

在走訪調研多家企業過程中,記者發現,不少企業雖沿用“媽媽崗”名稱,但在招聘時並不嚴格限制性別。可以說,“媽媽崗”正逐漸從緩解企業人力短缺的階段性特定方案,成長爲對彈性工作制度和柔性管理方式更廣泛意義上的倡導。

磨合

媽媽們需要“過渡”

企業也需要適應期

中山市人社局的調研數據顯示,企業普遍對“媽媽崗”持積極態度,75%的企業認可這一政策。

“我們現在剛好發展到這個階段,有可以靈活管理和適合爸爸媽媽人羣的業務方向和項目,理念契合且在盈利範圍之內。”在驊穗教育負責人關荃方看來,設置“媽媽崗”對企業來說不是“讓利”。

關荃方告訴記者,一個有學習意向和能力的全職媽媽或爸爸,將在重返職場後變得更忠誠、更高效。沈長英就是一個例子——入職不到半年,她已經能夠坐在“媽媽崗”招聘會現場,和關荃方一起成爲其他應聘者的“面試官”了。

“在一線工人越來越難招的情況下,‘媽媽崗’成了企業的重要穩定劑,成爲我們招工用工的主要來源。尤其在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中,媽媽崗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中山市悅辰電子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副董事長餘清說。作爲首設“媽媽崗”的中山企業,目前悅辰電子已有“媽媽崗”員工300多人。

然而,在通過“媽媽崗”快速補足人力之餘,企業管理上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在悅辰電子,“媽媽崗”最初主要設置在“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車間裏,有時會因部分“媽媽崗”員工頻繁請假而導致整條生產線難以開工。

餘清曾在接受採訪時談及一些解決辦法:通過將“媽媽崗”員工集中在一個車間,設置成“媽媽崗”生產專線,並培養一批“全能型”員工隨時頂替空缺,有效緩解了這一問題。此外,公司也進一步細化和規範了請假標準。增設母嬰室、暑託班等配套建設,增強員工在公司的歸屬感,則是視角更爲長遠的措施。

正如全職媽媽們需要“過渡”,對於一種新模式的崗位設置,企業也需要“適應期”。當崗位類型延伸到服務業之後,更是如此。

“剛剛開始,這確實是一個投入大於產出的事。”廣東全優加家庭服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全優加”)副總裁兼工會主席程映雪說,入職前需要對“媽媽崗”員工進行崗位培訓,由於初期人數未達開班標準,採用的是“師帶徒”培訓模式,需要負責基礎運營的員工額外承擔相關工作。“目前,我們在‘媽媽崗’設置上的投入一部分來自與街道合作獲得的服務營收”。

“我們目前仍在探索一個對‘媽媽’員工和公司利益訴求平衡的‘雙贏’的方式,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各方更多的理解和努力。”程映雪說。

銜接

不能僅侷限於兼職

要爲媽媽們“造樓梯”

朱小燕是一名“脫軌”長達10年的全職媽媽。從35歲到45歲,兩個孩子先後上了幼兒園、小學,她纔多出時間和精力能重新“安置”自己。

然而,哪怕曾有過近10年的財務工作經歷,如今的她對重回辦公室也毫無信心,“太久沒有碰那些東西了,很怕一下子不適應”。

“媽媽崗”幫她邁出的第一步。

2023年9月,朱小燕參加了廣州市海珠區龍鳳街道針對未就業人羣的免費職業培訓;11月參加保育員資格考試;12月考試成績合格後,與全優加簽署“媽媽崗”兼職就業協議。12月23日,她再次踏上工作崗位——作爲一名在早教托育班的兼職生活老師。

對朱小燕們來說,“媽媽崗”這份兼職更像是迴歸職場的一塊“跳板”,一個權宜之計,她們對這塊“浮木”的期待僅僅是暫緩困局。一份收入相對穩定、有基本社會保障的全職工作纔是她們應對未來風險的剛需。

在廣東省人力資源研究會執行會長、華南師範大學教授諶新民看來,兼職是靈活就業的一種初級形式,如果只侷限於目前這些種類的兼職,“媽媽崗”的意義將是有限的。

“媽媽崗”這塊“浮木”,通過對現有工作進行靈活安排,成爲了全職父母重返職場的跳板,也成爲了部分企業緩解用工短缺的救急方案。但不得不承認,如果只是“浮木”,它的作用是暫時的。

如何聯動政府機構、企業、個人多方面力量,將“媽媽崗”構建成具有長期價值的“連橋”?要在解決暫時性焦慮之後,承載起媽媽們對未來的期待。對個人來說,是更可靠的崗位保障、更清晰的發展前景;對企業來說,是更穩定的人力儲備、更良性的生產關係。

目前,“媽媽崗”需求人羣普遍具有脫離工作崗位時間久、工作技能生疏等問題,社區與企業聯手,對相關人羣進行“先培訓後提供靈活崗位”,是一條具有長期性考量的實踐思路。

在佛山順德陳村,當地婦聯與職業學校合作推出“鳳凰學堂”,開設托育、滷味、電商等培訓課程,2022年—2023年已開展16期,累計培訓女性學員近400名,促成就業251人,黃但記知味食府、全美蝴蝶蘭公司的電商直播團隊都從中吸納了不少學員進入“媽媽崗”。

“企業需要給她們‘造樓梯’,在她們還沒有能力承擔很重要的工作時,要給她提供一些簡單的工作,讓她始終與社會接觸、不脫節。”程映雪認爲。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建軍對“媽媽崗”實踐情況進行了調研,“對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而言,‘媽媽崗’並不應該只限於低技能的就業。”黃建軍建議,政府應該積極引導大中型企業將部分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用於“媽媽崗”設置,以滿足不同層次媽媽們的工作需求。

在程映雪看來,高知媽媽羣體是保育行業內營銷崗、管理崗的合適人選。“高素質的女性人才基本具備良好溝通能力、管理能力,媽媽身份的加持也讓員工更有同理心,因此能夠更加設身處地、得心應手地進行對外對內的對話溝通工作。”

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表示,對於已經設置“媽媽崗”的企業,一是優化“媽媽崗”就業服務,組織依託公共人力資源市場、零工市場,暢通“媽媽崗”招聘求職信息收集、發佈渠道,爲“媽媽崗”供求對接洽談提供免費場地,並舉辦專場招聘會等服務。二是積極對接參加省級“媽媽崗”就業基地推薦認定,在全市範圍內遴選一批成效顯著、社會影響好的用人單位,指導其參與認定省級“媽媽崗”就業基地,給予適當激勵。

黃建軍認爲,“媽媽崗”的長遠價值在於,它更像一個風向標,開啓了營造育兒友好型工作環境和企業文化乃至社會氛圍的先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