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常佩琦

我國首批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債券正式面世——近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相繼發行TLAC債券,獲機構投資者積極認購。

在市場人士看來,首批TLAC非資本債券發行上市,是中國銀行業響應國際監管要求的重要表現,更是提高我國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抵禦能力,以及提升我國金融體系穩定性的關鍵舉措。

業內認爲,隨着TLAC達標進程的推進和資本市場的加速建設,TLAC非資本債券供給有望逐漸放量,成爲較爲主流的金融債券之一。

投資者積極認購TLAC債券

根據發行公告,上述兩家銀行的TLAC債券主要發行條款類似:基本發行金額均爲300億元,其中3+1年期發行規模200億元,5+1年期發行規模100億元;設置了增發規模不超過100億元的超額增發權。

從實際認購情況看,工行、中行均發行了400億元TLAC債券,行使了100億元超額增發權。上海證券報記者瞭解到,工行TLAC債券吸引了超過150家投資人蔘與認購,涵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農商行、基金、保險、券商、外資機構等各類型機構,投資者分佈格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

作爲一種全新的債務工具,TLAC債券未來會被哪些機構投資者青睞?

向前回溯,爲降低銀行間傳染性風險,巴塞爾委員會2016年發佈《TLAC持有規則》,要求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從二級資本中扣減其所持有的其他G-SIBs發行的TLAC非資本債務工具,比照資本監管中小額投資和大額投資的扣減規則實施。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峯對記者表示,央行等部門出臺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對上述資本扣減規則設置了過渡期,於2030年起實施。因此,在過渡期內,銀行自營資金或成爲TLAC債券主要配置力量。

王一峯進一步分析稱,除交通銀行外的其他四大行表內自營資金增持TLAC非資本工具有較大空間。雖然資本新規提高了四大行持有TLAC非資本工具/二級債的資本佔用成本,但綜合考慮之下,同業合作仍有助於優化發行成本。此外,G-SIBs以外的其他商業銀行投資TLAC非資本債券只需計提風險加權資產,無須扣減二級資本,進一步提升了銀行自營配置TLAC債券的潛在空間。

從國際經驗來看,海外TLAC債券投資者以資管機構、保險資金、社保基金爲主。王一峯表示,結合我國情況來看,預計除銀行自營外,銀行理財、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大型企業財務公司等將成爲TLAC債券的重要投資者。

2025年初四大行有望實現TLAC達標

大行籌備“交卷”是爲了滿足TLAC達標要求。

從達標時間表看,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四大行需在2025年1月1日之前滿足TLAC風險加權比率不低於16%的要求,交行需在2027年之前滿足TLAC風險加權比率不低於16%的要求。

標普信評表示,經過靜態測算,四大行爲滿足2025年TLAC要求所需補充的資本和非資本債務工具合計約爲1.2萬億元。隨着TLAC債券發行,國有大行TLAC缺口將顯著減少。

據記者梳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五大行均已公佈TLAC債券發行計劃,合計發行規模不超過4400億元。同時,五大行還有接近1萬億元已公告發行計劃但尚未發行的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合稱“二永債”)。“如果以上發行計劃順利執行,能夠有效彌補TLAC靜態缺口。”標普信評預計。

隨着銀行風險加權資產擴張,未來是否會產生新的TLAC達標缺口?王一峯告訴記者,根據監管要求,合格TLAC工具主要分爲Basel III(巴塞爾III)認可的資本工具和非資本債務工具兩類。一方面,資本新規落地實施對大行影響較爲正面,有助於邊際緩釋風險加權資產(RWA)消耗強度;另一方面,從商業銀行資本補充角度來看,除了通過留存收益等方式實現內源性資本補充外,還可通過發行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方式進行外源性資本補充。“內生積累與外源資本補充雙重驅動,預計不會顯著抬升TLAC達標壓力。” 王一峯說。

TLAC債券供給或將逐步放量

多家機構認爲,未來TLAC債券或對二永債產生一定替代效應。

惠譽評級表示,海外TLAC債的發行成本通常介於普通金融債和二級資本債之間,因此在國內G-SIBs逐步推出TLAC債之後,從成本方面考量,可能會逐漸減少二永債發行。

至於替代程度,中證鵬元認爲,主要受五大行的資本充足率、TLAC債券的市場認可度和投資者羣體培育情況等多因素影響。

“短期對二永債影響不大,中期或逐步形成一定置換力量。”王一峯表示,從中行、工行發行情況看,TLAC實際發行價格更接近金融債。憑藉更低的資金成本和靈活的期限安排,TLAC債券或將逐步對二永債形成一定替代。後續大行將進一步統籌好資本補充和TLAC達標的關係,持續優化資本與TLAC結構分佈,有效節約監管達標成本。

展望TLAC發展趨勢,市場人士預計TLAC債券短期供給有限,中長期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金固收團隊認爲,考慮到2028年TLAC風險加權比率的監管要求將達到18%,疊加銀行風險加權資產擴張及TLAC非資本債券對二永債的替代效應,預計2025年至2027年TLAC債券供給或將逐步放量。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計TLAC債券發行趨勢將呈現四種特點:發行規模逐漸增加,滿足G-SIBs的TLAC監管要求;發行期限多樣化,適應不同投資者的需求;定價機制更加市場化,反映供需關係和風險收益比;隨着市場對TLAC債券認知加深,或有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投資。

“隨着TLAC達標進程的推進和資本市場的加速建設,預計TLAC非資本債券將逐漸成爲較爲主流的金融產品之一,也將有更多元化的TLAC創新工具推出,有利於銀行業持續提升穩健性和防範風險外溢性,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一位業內人士如此判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