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寧

今年以來,A股市場風格輪換,賺錢效應持續顯現。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在全市場逾萬隻公募基金中,有8824只產品在年內取得浮盈,佔全市場74.24%。這其中,152只產品浮盈超20%、6只浮盈超30%,最高浮盈接近41%。

具體來看,華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永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及其聯接A排名靠前,目前分別浮盈40.78%、32.28%、31.59%。同時,南方發展機遇一年持有期A、景順長城週期優選A和博時成長精選A等3只產品,年內浮盈也超過了30%。

公募基金的佈局是市場關注重點。數據顯示,從年內最賺錢基金表現來看,製造業和採礦業是重要持倉領域,以浮盈最高的華夏中證滬深港黃金產業股票ETF爲例,該基金一季報顯示,在資產配置中,採礦業和製造業的資金淨值比分別爲60.42%、15.32%,其次是材料、批發和零售業;此外,南方發展機遇一年持有期A也將上述兩個領域作爲重要配置資產,該基金一季報顯示,製造業、採礦業的資產淨值比分別爲53.79%、15.77%,前十大重倉股中包括了久立特材紫金礦業中國海洋石油、衛星化學、雲鋁股份等個股。

南方發展機遇一年持有期A一季報表示,國內經濟進入春節之後的季節性恢復期,如出口及消費數據均有所改善;其中,消費方面更是呈現出更多積極信號。報告期內保持了較高權益倉位,同時基於上述判斷,在持倉方面開始結構性轉向上游資源;全球製造業重構對上游大宗資源中的銅等資源品需求已形成長期支撐。

一方面是基金賺錢能力的體現,另一方面則是吸金效應的顯現。數據顯示,年內公募基金正在有條不紊的加快佈局,按照新基金成立日計算,年內新成立的產品數量達448只,雖然較去年前5個月的496只有所下降,但爲市場提供的增量資金卻遠超去年同期;截至5月19日,年內公募基金爲市場帶來逾4200億元增量資金,去年同期則爲4048億元。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當前正處發行階段的新基金有87只,預計合計募集資金近2500億元;其中,有20只產品處於頂格募集狀態,募集目標爲8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