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在梁园区谢集镇西南1.9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董楼,又名董进士楼。对于名称来历,当地流传个故事。

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村里有个董振远,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小伙子聪明伶俐,虎背熊腰,自幼习武,本领高强。嘉庆末年(1820年),朝廷开武科榜选将,董振远进京赴试。初试因坐骑失蹄,考场失利,榜上无名。主考官念其家境贫寒,又怜惜他武艺精湛,便将此事上奏皇帝,特许董振远再考一次。因是特许考试,嘉庆皇帝亲临考场,看董振远是否有真才实学。董振远二次进场考试,把平生所学,尽情展示。因心神专注,超常发挥,把十八般武艺演练得精彩绝伦。嘉庆帝见其功夫精湛,龙心大悦,亲赠御匾一块,上书“敕封御进士”。董振远因此成为“独榜进士”(御匾于1958年损毁)。

董振远金榜题名赴京做官后,曾回故地在村中建楼一幢。因此楼为名人所建,所以迅速广传乡里,该村也随之改称董楼,并延续至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