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嘉興日報

當一所鄉鎮小學有了省城“同伴”

——“嘉善國開 向新而行”系列報道之一

■記者 鄭小梅

通訊員 徐佳燕 張虹仙

同伴是成長的“鏡子”,嘉善縣惠民小學就找到了一位省城同伴。由民盟浙江省委會牽線搭橋,去年6月,惠民小學與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以下簡稱天杭實驗)開展結對共建。

一邊是全額招收新居民子女的鄉鎮小學,一邊是浙江省首批現代化學校。結對後,雙方互爲“鏡面”收穫成長,尤其是惠民小學辦學品質快速提升,實現了從“掛牌子”到“爭牌子”的技能遷移。結對共建如何出實效?近日,記者走進惠民小學。

師資水平如何、施教水平怎樣,直接影響教學質量。“鏡面式研修”是天杭實驗的教研品牌。將這一“強師方法”移植到惠民小學是結對的直接成果。

所謂“鏡面”就是以他人爲鏡,取長補短;以規範標準爲鏡,對標提升;以問題爲鏡,不斷反思。“鏡面式研修”就是針對教師的自身專業能力和施教水平,通過鏡面微課、鏡面案例、鏡面實踐、鏡面沙龍等方式進行鍼對性提升,讓研修過程變成教師照鏡子自我完善的過程。

天杭實驗的“鏡面式研修”打開了惠民小學教研新局面。爲了讓結對工作有序開展,兩校從學校管理、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等方面制定了完善的結對方案,從學校行政結對、骨幹教師結對到青年教師結對,讓“結對之花”結出“提升之果”。

在天杭實驗結對名師幫助下,惠民小學已完成課題立項11項。

“名校名師助力,讓我們教師隊伍建設形勢喜人。”惠民小學校長吳斌傑表示。

教育的落腳點在於學生的發展。結對中,兩所學校在彼此身上找到了閃光點。

比如惠民小學的“浙裏石榴紅”民族團結教育豐富多彩,讓人眼前一亮。而天杭實驗的“五星班級評比”“天杭之星代言”“好習慣伴我行”“馨心小屋”心理輔導等活動也讓惠民小學頗受啓發。

在天杭實驗的名師助力下,惠民小學“五育融合”進入新樣態,啦啦操、鼓號隊、課本劇、勞動課實踐、越劇社團、女子排球、男子籃球斬獲各類榮譽,還捧回全國信息大賽一等獎榮譽。2023年度,全校學生獲縣級及以上獎項606人次,其中國家級10人次、省級33人次。

就像迎來一束光,惠民小學在省城“同伴”身上看到了新世界。

“在天杭實驗老師們的精心指導下,惠民小學在學校管理、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民盟助推嘉善‘雙示範’建設在我校實現開花結果。”吳斌傑有感而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