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羊城晚報

愛上打麻將的美日混血藝人米卡:

在中國最大的收穫是學習中文

米卡

“之前我沒想到除了英文和日語,我會學習新的語言。這三年的中文學習,是我最大的收穫。”

——米卡

文/羊城晚報記者 古司祺 胡廣欣 圖/受訪者提供

“我今天去了黃果樹大瀑布,還教了一個阿姨怎麼買票,沒想到我的中文這麼好。”5月18日,美日混血藝人米卡在微博上更新了這樣一條動態,字裏行間透露出他對中文水平的自信。

發行首張個人專輯、開啓個人巡演、學中文、遊歷中國不同的城市……從夏威夷到東京再到北京,米卡的“漂流人生”從未止步,現在正以中國爲基點擁抱更廣闊的世界。

如果要用一首歌來總結在中國發展的這三年,米卡選擇了自己的歌——《那一刻我覺得這世上不會有比我更喜歡你的人了》。“現在我在中國生活,我感覺挺開心的,希望我可以在中國留下來工作。”

最大的收穫

從中文零基礎到無障礙交流

米卡和中國的故事,始於三年前。早在16歲時,他就告別了家鄉夏威夷火奴魯魯,到日本東京接受系統的音樂培訓。彼時的他從未想過自己會踏足中國,然而命運時有驚喜,“當時我很想去《創造營2021》,因爲我沒參加過這樣的選秀節目,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也因此來到了中國。”

初次登上中國選秀舞臺時,米卡以標誌性的“獼猴桃”髮型、深情的英文抒情歌表演和零基礎的中文表達走入公衆視野。三年過去,他的髮型依舊,而中文水平大幅提升。“之前我沒想到除了英文和日語,我會學習新的語言。這三年的中文學習,我覺得是我最大的收穫。”

從初學乍練到無障礙交流,米卡將中文上的進步歸功於日常的交流:“當我以INTO1的身份出道後,可以每天說中文,跟朋友們每天聊天,所以我感覺這是最大的、最重要的學習關鍵。”

《創造營2021》作爲米卡與中國結緣的起點,揭開了他以男子團體INTO1出道的人生新篇章。去年團體終結了兩年的限定期,宣告正式畢業,由此開啓了他個人的音樂之旅。

逐漸成長的自信與他這三年來的演藝經歷密不可分,也離不開中國粉絲的支持:“我覺得中國粉絲都很好,非常熱情。我在舞臺上的時候,是因爲他們,我變得更自信,可以很開心地享受舞臺。”

最大的願望

希望能在更多城市巡演

從夏威夷到東京再到北京,從英文到中文,米卡一直在不同的環境中“漂流”,記憶可能會隨着時間流逝“漂色”,但總會在某個時刻留存當下最深刻的感受。以此爲靈感,去年,米卡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bleached漂》,並嘗試參與專輯製作的全流程。

“這三年,我一直在翻唱很多中文慢歌,我感覺已經影響到了我寫歌的過程。有時候我創作的旋律,有點像我喜歡的中文歌的風格。”米卡表示,未來他希望學習將中國元素融入音樂作品之中。

與此同時,作爲跨文化的創作者,他坦言在創作中仍需努力克服語言關:“因爲我的中文還沒到最理想的程度,我還不能寫中文歌詞,目前比較難寫中文歌,也是我現在遇到最大的問題。我希望可以慢慢地學習怎麼用中文寫歌詞。”

繼發行個人專輯後,去年12月,米卡自廣州開啓全國個人巡演。談及接下來的目標時,他表示:“在中國更多的城市開巡演,尤其是我沒去過的城市。如果可以在世界各地開巡演,那也很好。”

最中國的愛好

喜歡打麻將、愛喫番茄炒蛋

工作之餘,米卡喜歡用腳步丈量世界。在社交平臺賬號上,他推出了以城市探索爲主題的系列vlog,足跡遍佈澳門、紐約、米蘭、蘇州、成都等地。其中,在成都,他完成了“搓麻將”的願望。

“我很喜歡學習這樣的遊戲,我記得在INTO1的時候,我跟我的朋友林墨開始學習五子棋。”米卡笑着回憶起自己瞭解麻將的過程,“我覺得學中國的遊戲很有趣。在一次拍攝中我的同事們教會了我打麻將,現在我覺得非常好玩,經常打四川麻將。”

在去過的中國城市中,米卡還提到了廣州,因爲這座城市給他的感覺和夏威夷很像,而且有很多美食。而論及最喜歡的中國美食,米卡顯得難以抉擇:“我最喜歡的中國美食還是番茄炒雞蛋。因爲在國外我沒喫過,結果來中國之後發現有這麼好喫的食物,所以到現在爲止我最喜歡這道菜。”

和中國朋友們一起去旅遊,是米卡的心願之一。“我想去的第一個地方是三亞,我很想去玩,去衝浪、去冒險。除了三亞,我覺得可以去內蒙古和新疆,可以去爬山、賞山,我覺得也會很有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