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百信信創產業基地研發、生產步伐正緊,工作人員正在趕製一批能夠應用於金融領域的算力底座,這些服務器將發往全國各地,助力我國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

激活創新源動力

走進百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Trust AI實驗室,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憲朝向記者自豪地介紹:“這是國內首個基於昇騰全棧國產化人工智能實驗室,爲人工智能行業場景落地可行性提供技術服務,爲用戶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提供新動能。自主人工智能科技的崛起,對AI技術與人工智能生態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推進自主安全的信創生態建設。”

創業之前,王憲朝有着一份穩定的工作,在中北大學從事科研、教學及管理工作。2014年,他懷揣科技報國初心,毅然決然踏上了創業之路。

“2014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2018年改爲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成立後,網絡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此我暗下決心,組建團隊從事相關工作。”王憲朝深有感觸地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從一個50平方米的廠房開始,2014年8月,百信正式註冊成立。”

在百信信創產業基地,一套套先進的設備、一個個行業領先的實驗室,讓人直觀地感受到科技之力、創新之力。爲努力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百信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推動技術進步與產品更新,同時堅持在通用計算和人工智能計算雙賽道上持續投入,自主研發計算機、服務器、工控機、一體機、軟件等產品,現已成爲國內領先的算力基礎設施供應商。

提升人才驅動力

“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高水平的科技創新人才。公司非常注重高級人才的引進,經過多方面的長期努力,已先後引進來自華爲、聯想、長城、浪潮等國內知名企業的研發、管理、營銷人員50餘人,極大提升了公司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內部管理能力。”百信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徐景文表示,公司一直將人才視爲最寶貴的財富。

當被問到爲什麼選擇百信時,華爲雲中國區原副總裁、現百信CEO武湛道出心聲:“在王董的帶領下,百信在國產信息化領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傲人的成績,作爲中國信創產業發展的深度參與者,我希望自己能夠助力信創產業的發展,而百信無疑是一個最適合的選擇。”

在積極引進業內人才的同時,百信也培養了一批優秀應屆畢業生作爲儲備力量,營銷中心的欒雅昕正是其中之一。“一畢業我就選擇回到山西就業,還享受到了太原市的人才政策,不僅每月可以領到3000元的生活補助,還可以享受綜改區的配套補助。正是有了這些人才補貼作爲基本生活保障,我纔可以安心工作。”欒雅昕認爲太原市的人才補貼政策“含金量”十足,誠意滿滿。

徐景文告訴記者:“隨着太原就業環境、人才政策不斷優化,也吸引了許多在外求學、就業的優秀人才選擇百信。截至目前,百信公司已累計獲得高校畢業生來並工作補貼、職業技能鑑定員工申請補貼、院士工作站獎補、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獎勵、骨幹人才申報獎補等各類資金數百萬元。”

奔赴美好新願景

一個個項目向“新”而行,一個個企業落地太原。近些年,得益於太原一流的營商環境,百信憑藉在信創領域的影響力,引入了龍芯中科、麒麟軟件、統信軟件等數十家企業,匯聚起澎湃動力。2023年,百信營收近18億元,研發投入6000餘萬元,納稅近5000萬元,爲太原數字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動能。

“耀眼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太原對數字經濟產業的政策支持和堅定投入。2024年,我們的營收目標是40億元;到2026年,力爭突破百億元。屆時,我相信百信會吸引更多的產業合作伙伴來到太原,一起爲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與壯大貢獻力量。”重擔在肩,王憲朝依然秉持着不服輸的企業家精神。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王憲朝表示,未來將持續在技術研發、企業管理等多層面引育高端人才,打造攻堅團隊。此外,將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和微電子所、北京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等高校院所深化合作,通過人才培育、聯合攻關、共建產業學院等方式,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深度融合,匯聚多方研發資源,提升研發水平。

“讓自主計算機走向世界,是百信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希望百信能夠發展爲紮根太原、立足山西、服務全國、走向世界的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商。”談及未來,王憲朝信心滿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