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智庫研究員 徐也晴

近日國際諮詢公司美世發佈的《2024全球人才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四成受訪高管預計人工智能將在未來三年內令生產力提升超過30%。

爲何作此預測?從《報告》中可以看到,受訪員工表示,他們目前所做的工作中有三分之一是單調和重複的,這說明企業和員工本身還有很大空間可以利用AI實現流程和認知自動化。一方面,重複冗餘的事務性工作,比如分析大量數據等,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以節省大量成本;另一方面,人際性工作與專業性工作,將依靠人工智能大幅提升質量。對此,受訪高管普遍認爲,人機協作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阿里巴巴近日發佈的《“AI+”職業趨勢報告》也表示,AI逐漸承接執行簡單工作任務,人機協作的重心轉向戰略分析、創意創新、問題洞察等。

那麼,提高人機協作能力的關鍵是什麼?《報告》認爲,企業要想真正釋放生產力和創新能力,就必須把重點放在員工身上,而不是技術部署。《“AI+”職業趨勢報告》也強調,人工智能素養(即使用AI的能力)被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視作一項關鍵指標,能掌握並運用好先進AI工具的人,將收穫數倍乃至數十倍於常規個體的產出。

而提高人工智能素養的關鍵在於培訓和教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主任李寧教授在近日發表的論文中提到,釋放人工智能合作的全部潛力,關鍵在於培養人的能力,即瞭解人工智能、與之有效互動的方式,以及最關鍵的系統性培訓和教育。研究發現,接受過培訓的個體更傾向於給出精確而清晰的命令,並通過反覆的交互來實現更深層次的人機協同。《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45%的被調查員工認爲他們所在的公司會爲其提供足夠培訓,來幫助他們適應AI所帶來的變化,而這一比例在全球僅有30%。

但並不是說,只要進行培訓就能提高人工智能素養。李寧教授提到,如果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與人工智能合作的潛能,精確而有效的培訓至關重要。但根據中國人民大學職場研究項目組等聯合發佈的《2024人工智能與職場研究報告》可以發現,當前企業AI培訓的情況實際上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40%的受訪企業完全沒有培訓,42%也僅僅是“組織過”,只有18%的企業有定期培訓或要求全員學習;21%的員工表示所在單位的AI培訓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大部分員工(55%)評價一般。對此受訪員工表示,希望單位的AI培訓能夠提供專業化課程和更多的實踐項目,而不僅僅是培訓數量的堆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