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東方出版中心推出“東東”和“芳芳”男女兩個數字人主播形象。東方出版中心 供圖

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在出版行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僅重塑了傳統出版流程,推動了出版行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讓出版行業煥發出新的生機,也爲讀者帶來更多智能化、數字化的新體驗。

AIGC技術賦能千行百業的價值已經凸顯,而數字人作爲一種新興的人工智能應用,在出版業中的應用前景也值得關注。數字人產品通過增強互動體驗,提高了出版內容生產效率與質量、拓寬了營銷渠道、創新了出版形態以及優化數據驅動決策,爲出版行業帶來更爲顯著的賦能效果。對此,不少出版單位開始行動,推出相關產品,準備搶佔先機。然而受技術、理念限制,使得數字人在出版業的發展並非一馬平川。

入局 爲讀者提供多元化服務

目前,數字人在出版單位的應用體現在營銷、渠道、內容等多個方面。東方出版中心是在業內較早打造AI主播、部分圖書產品中整體使用AI插圖的出版單位。東方出版中心副總編輯劉佩英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3年10月,恰逢東方出版中心成立45週年。面對AI技術的迅猛發展,東方出版中心意識到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於是,東方出版中心開始籌劃設計AI數字主播,目的是通過數字主播的創新形式發佈東方圖書書訊,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讀者新鮮感和活躍度,並減少編輯的精力投入。“我們把AI數字主播訓練成東方24小時無休的內容推廣人,也能減少編輯的精力投入,提高內容曝光率。當時比對了多個數字人開發平臺,經過反覆嘗試,確立了‘東東’和‘芳芳’男女兩個主播形象。截至目前,已推出數字人主播短視頻80多個,受到了業內的關注和讀者的歡迎。”

早在2022年,數傳集團就推出了出版行業內首款智能伴讀數字人,進行積極探索。數傳集團執行總裁施其明告訴記者,現在其推出了匹配在每本圖書上的數字人“書小二”,實現了讀書助手、讀者客服、用戶導購、編輯助理等多個功能,給讀者帶來更加豐富、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也顯著提升了出版內容的互動性、趣味性。“傳統的出版物往往侷限於文字和圖片,而數字人可以通過交互的方式與讀者進行實時互動,使閱讀體驗更爲生動和有趣。例如,數字人可以爲讀者提供內容答疑、學習輔導、作業批改等服務,使得出版物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成爲了一種互動學習的工具。”

以四川人民出版社融合出版圖書“皮艾可兒童職業教育啓蒙趣味繪本”系列爲例,其爲孩子們定製了一位AI職業啓蒙老師,解答孩子們對於職業的種種好奇。四川人民出版社副社長李真真告訴記者:“數字人可以24小時在線,帶領孩子們學知識,它還能推送‘音樂、科學、藝術’等職業方向的圖書配套音視頻與科學好玩的職業啓蒙互動,爲孩子埋下興趣的種子。”

同數傳集團一樣,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從2022年便開始探索數字人的應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數字出版部副主任劉寅春告訴記者,世紀出版集團官網首頁的“VR數字出版館”中,使用數字人介紹《辭海》網絡版、聚典數據開放平臺、匯典古籍數字服務平臺、滬學習等集團各個重點數字產品的情況,已經積累了頗爲可觀的訪問量,集團旗下各單位也有使用數字人承擔營銷、客服等工作職能的案例。

探索 通過合作實現突破

雖然數字人應用前景廣泛,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在劉佩英看來,最大的問題是相關專業技術力量不足。“目前是通過與相關公司平臺的合作,購買開發公司的設計和技術,以較快地實現數字主播的初期應用。但從長遠來看,要突破自主開發數字主播技術瓶頸,需要更大規模的長期投入。”

由於投入過大,不少出版單位選擇合作前行。施其明表示,數傳集團數字人解決方案是完全基於集團的大模型BOOKSGPT的,這是其針對出版行業推出的大模型,也是出版業首個大模型。“我們的大模型進行了1000萬+的書籍類資料的學習、理解和訓練。同時,我們在以往累積了3億讀者的讀書習慣、偏好,這爲我們訓練大模型提供了堅實基礎,因此更具有出版業的針對性。”施其明介紹,對此,出版單位的反饋都非常積極,目前集團已經和全國100多家出版社合作,幾千個數字人此時此刻正服務着上百萬的讀者。集團的“AI編輯室”也已經逐步在各出版單位開始了試點。

延邊大學出版社就是數傳集團的合作方之一。延邊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趙立才表示,與數傳集團合作數字人“書小二”的應用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在落實出版物融合出版,讀者對於閱讀過程中的需求千人千面,配套固定內容往往無法滿足,當今的讀者更習慣於追求服務的即時性與個性化。二是進一步分析數字人與延邊大學出版社不同種類選題的適配性。趙立才表示:“我們希望能以一線經驗反饋數傳,便於他們更新、升級數字人產品與技術,能夠在未來更好服務於讀者,也讓我們的出版物更有市場價值、更有競爭力。”

這就需要技術不斷更迭。據施其明介紹,BOOKSGPT大模型一直在不斷完善。“目前BOOKSGPT上接入了全球170多個大模型,我們已經把這170多個大模型在我們過去10年與出版社合作的紙書上做了比對,相當於‘跑了一遍’,不斷優化底層大模型的技術能力。”

此外,數字人如何實現個性化書籍的內容轉化,也成爲行業關注的焦點。劉佩英表示,目前只有先通過提高責任編輯的內容生成效率暫時解決內容生成問題。從長遠來看,人工智能工具的訓練養成和深層次應用纔是最終解決之道。

據李真真介紹,目前四川人民出版社規劃中在建的數字人應用,底層技術支撐主要依靠合作技術承建公司實現。在李真真看來,目前階段應該先讓數字人存在下去,然後再不斷調試優化的辦法,持續提供更多“養料”來完成其深度學習,以提升“人形”背後的智能化水平。“我相信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出版文化+跨行業深度融合,未來數字人還會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在出版行業落地生根,爲融合出版和文化數字化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趙立才坦言,數字人的使用有一個學習過程,對於全方位滿足讀者交流這個問題上,需要一定的過程與時間。“目前我們的做法是,將書的內容以及我們想要它具備的個性化認知內容儘量多地餵給數字人來學習,之後我們會內部嘗試與調教,儘可能讓數字人產品上市前達到一定的能力與標準。”

未來 數字人的應用更廣泛

在視頻傳播領域,數字人主播已經比較普遍,成功案例很多。比如,B站上“嘉然今日喫什麼”的虛擬主播,以喫播爲主題,通過模擬真人行爲與觀衆互動,受到年輕觀衆喜愛。但目前在線出版領域的數字人還處於嘗試階段,尚未有影響力特別高的主播出現。

對此,劉佩英認爲,出版單位選擇合適的受衆平臺也是一個挑戰,不同平臺受衆羣體和使用習慣並不相同。目前東方出版中心以微信公衆號短視頻爲主要受衆平臺,較爲成熟之後再針對不同平臺設計不同的AI主播形象。

施其明也表示,出版單位對數字人的認知可能還不是很透徹,但他相信AIGC將顛覆整個出版行業,讓出版行業煥發新的生機。“這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也在爲之努力。數字人技術將有力地促進出版行業的融合轉型。傳統的出版模式正在逐步向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數字人技術作爲其中的重要一環,將幫助出版單位更好地適應這一變革。出版單位應積極擁抱變化,不斷創新和探索,以應對數字化時代的挑戰和機遇。”

在劉佩英看來,儘管目前數字人主播在圖書出版領域的應用相對較少,但隨着AI技術發展,數字人在出版領域作用可能會逐漸增強。尤其在內容推廣和營銷方面,數字人可以是更廣泛的轉化工具,源源不斷提供生動的內容轉化,吸引更多讀者關注和購買。“數字人還可以作爲讀者互動和服務的一種形式,爲讀者提供個性化的閱讀建議、解答問題等服務,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和參與感。隨着AI視頻生成技術的成熟,數字技術可以幫助出版單位將書籍的文字和圖片內容快速自動生成視頻化傳播形式,從而擴大內容傳播的範圍和渠道。”

在劉寅春看來,隨着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合成等技術的發展,數字人的表現力和交互能力日益增強,不僅能夠長時間在線、較爲穩定地執行客服性質的基礎工作,而且個性化、定製化的數字人在呈現某一 IP特質方面,也有較大的潛力和一定的比較優勢。“當然,出版不僅是數據與數據、內容與內容的鏈接,也是人與內容、人與人的鏈接,指向明確、較爲高效的線上交流,或許更趨開放的線下真人互動都是出版人與讀者、用戶溝通時所必要的,二者相輔相成。”

不少從業者擔心數字人這項技術會曇花一現,趙立纔則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表示,目前全球各行業對於這項技術都寄予厚望,國家也在頂層設計上充分佈局,國內各大公司都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這應該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此外從使用場景上看,他認爲AI技術表現出的能力遠遠沒有達到頂峯,因此使用場景只會越來越多。“下一步我們打算通過數字人,以紙書爲接口,努力打造沉浸式、互動式的閱讀空間,爲廣大讀者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服務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