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同人之間的處境可能有着極大的不同。有些人經過十幾年或者二十幾年的奮鬥,已經成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也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然而還有些人因爲各種原因,人到中年依然面臨着較大的財務問題,經濟困窘,想要實現財務自由也是比較困難的。

不過不用上班都能有錢花的財務自由日子終究是很讓人羨慕的。就有人想知道,人到中年,想實現財務自由該怎麼做呢?

想好自己要走哪種財務自由的路

人到中年,此前的人生中,相信很多人已經做過很多選擇了。有些人已經結婚生子,有些人已經考公考編,有些人已經開始創業,有些人還在揹着房貸……當然,這些選擇都沒有做,漫無目的地漂着的人也是有的。

對於不同人來說,財務自由的路是不同的,因爲有些選擇做了之後,就無法再重來,既如此,不妨繼續去深耕。

就比如對於已經結婚生子的人來說,如果生了很多孩子,鑑於當下生育成本比較高,想實現財務自由是比較困難的。不過這並非做不到,有些人會利用互聯網的放大效應來變現。就比如有些人就會去做自媒體,將養孩子過程中值得分享的內容拿出來,做出優質內容,從而漲粉,之後藉助粉絲經濟來賺取錢財。

就比如對於考公考編的人來說,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到退休後,大概率是可以藉助養老金覆蓋生活開銷,實現財務自由的。養老金也屬於被動收入的一種,這也算是一種財務自由。

就比如對於揹着幾十年房貸的人來說,到房貸還完之後,可以將家中空餘的房間租出去,試着藉助租金實現財務自由。瞭解過一個老太太,她手握七八十平的二室一廳一衛,就是將其中一間房子租了出去,換取租金來生活的,由於她開銷比較低,大體也實現了以房養老。

加強風險管理

在追求財務自由的路上,我們一定要加強風險管理,避免生活被一些意外情況給影響,對財務情況帶來毀滅性打擊,屆時財務自由也無從談起了。天災、人禍、病痛等都可能在一瞬間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基於此,要在平時對所有家庭成員進行約束和必要的教育,避免捲入不幸。

藉助存款帶來的被動收入實現財務自由

如果人到中年,依然是孑然一身,既不是房奴,也不是孩奴等,則可以試着藉助存款實現財務自由。如果選擇了這種方式,爲了降低所需存款的門檻,可以努力抑制各種可能讓自己產生高消費的慾望,降低開銷。

其實人活在世界上,本不需要那麼多東西也可以生存,就比如如果一個人生活在農村,每年開銷在1萬元左右,那麼若能享受3.2%的利率,則需要312500元的存款。這錢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一個人努力拼搏幾十年,還是有望攢下這筆錢的。

若想進一步降低所需存款數,可以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識儲備,引入多種穩妥方式提高所有資金的平均收益率,比如可以藉助銀行存款、儲蓄國債、基金定投、以及一些政策支持下的新興模式如外貿經濟代銷,10萬每月1000元等方式穩穩增值。

綜上,財務自由是很值得追尋的,也不是普通人絕對做不到的事,且方法有很多種。對於中年人來說,要想清楚自己究竟要走哪一條財務自由的路子,而後集中精力踏踏實實走下去即可。如果既要又要還要,鑑於個人能力有限,可能不利於早日實現財務自由。就比如對於一個生了好幾個孩子,且背了很多房貸的人來說,想實現財務自由是比較苦難的,不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