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0日電 在國新辦5月20日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王立介紹,近十年,寧夏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8.2%,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6.3%。

王立介紹,寧夏曆史上曾經是中國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重要商埠,自秦漢以來就見證着曾經繁榮的絲路盛況。近年來,立足國家所需和寧夏所能,謀劃、用好“一帶一路”這個最大機遇,以高水平開放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方面,積極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獲批建設首個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成功舉辦了6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3屆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文化旅遊博覽會,國際經貿領域拓展到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62個城市結成友城關係,寧夏的“朋友圈”也在逐步擴大當中。

在構建高質量開放型經濟方面,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通過打造集綜合保稅區、外貿基地和特色園區於一體的開放平臺,實施“外資三年外貿五年倍增計劃”,引進近千家外資外貿企業在寧夏投資建廠,近十年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8.2%,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6.3%。

在暢通高水平開放通道方面,堅持暢通陸地通道、拓展空中航道、提效通關口岸,常態化運營銀川至天津港、青島港的鐵海聯運班列,穩定運行直飛迪拜、香港等國際航線,銀川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加快建設,寧夏的樞紐地位和通道功能持續得到加強。此外,東數西算、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基礎設施網絡也越織越密,寧夏在國家向西開放佈局中的戰略通道地位和功能得到進一步凸顯。

王立指出,下一步,寧夏將繼續抓好“一帶一路”和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機遇,辦好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着力打造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商事調節、法律服務、人文交流的綜合型集成平臺。同時,以中國申請加入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爲契機,加快國家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努力提升中國葡萄酒的國際影響力,真正讓寧夏葡萄酒這張“紫色名片”成爲中國對話世界、世界認知中國的“紫色橋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