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5月以來,滬指成功站穩3100點,截止最新已上衝到3162點。

近期,又有不少上市公司宣佈股東回購,股東回購提振了二級市場股價。伴隨公告,部分基金經理、QFII調倉情況也浮出水面。

富國基金朱少醒小幅增持千味央廚(001215.SZ)。5月16日,千味央廚回購公告顯示,截至5月14日,富國天惠精選持有約130.93萬股,相較一季度,本次增持了20萬股。一季度,富國天惠精選新進前十大股東,持有110.03萬。

廣發基金林英睿減持王府井(600859.SH)。5月13日,王府井回購公告顯示,截至5月9日,廣發價值領先混合和廣發睿毅領先混合分別持有1412.67萬股、1134.53萬股,相較一季度,合計減持近750萬股。

易方達基金張坤增持伊利股份(600887.SH)、陳皓減持“獨門股”徠木股份(603633.SH)。5月9日,伊利股份公告,截至4月29日,易方達藍籌精選持有5700萬股,較一季度末的5500萬股,增持了200萬股。根據易方達藍籌精選一季度調倉,對酒類消費五糧液(000858.SZ)、貴州茅臺(600519.SH)有所減持,配置了部分消費成長股。

5月8日,徠木股份公告,截至截至4月26日,易方達科翔、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易方達新經濟均減持徠木股份。一季度末,易方達科翔、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易方達新經濟分別持有446萬股、438萬股、419萬股,分別位列徠木股份前十大股東的第7、8、9位。截至4月26日,僅有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在前十大股東之列,相較一季度減持約70萬股。

睿遠基金傅鵬博、朱璘大筆減持通威股份(600438.SH)。5月8日,通威股份回購公告顯示,截至4月29日,睿遠基金傅鵬博和朱璘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較一季度末持有的4210萬股,有所減持,退出前十大股東。最新第十大股東2293.38萬股的持倉和睿遠成長價值一季度持股數,可計算出本次減持超過2000萬股。

2022年二季度,睿遠成長價值新進通威股份前十大,買入1400萬股,通威股份區間上漲超40%。自2022年三季度開始,通威股份股價高點回調至今。2024年,睿遠成長價值一季度小幅減持213萬股,最近繼續減持超過2000萬股。

目前,仍在前十大股東的均爲被動指數基金,華夏上證5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小幅增持,華泰柏瑞中證光伏ETF減持1288萬股,天弘中證光伏ETF新進前十大。根據通威股份2024年一季報及2023年年報,公司一季度虧損7.87億元,2023年淨利潤爲135.74億元,同比下滑了近五成。

QFII二季度加碼A股上市公司。5月14日,宏川智慧(002930.SZ)回購公告顯示,截至5月9日,摩根大通的持股數量爲1990.98萬股,相較一季度末,增持了83萬股。

5月8日,凡拓數創(301313.SZ)回購公告顯示,截至5月6日,美林國際和巴克萊銀行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量分別約爲69.58萬股和62.40萬股。

針對近期的行情,施羅德基金副總經理安昀表示,市場在四月最後一週的時候重拾升勢,走出了一波不錯的反彈,這是中國資產性價比凸顯的結果,但是目前的交易似乎仍然在左側,仍需等待基本面的確認。

他表示,對後期市場表現而言,四月份的數據就變得非常重要。從當前跟蹤的情況來看,出口產業鏈相對較強,房地產銷售和投資依然處於階段性低位,消費也依然偏弱。出口產業鏈強勢通常意味着製造業的績效會不錯,這也是今年以來經濟數據中的主要積極變化之一,是值得跟蹤挖掘的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