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近期,港股市場強勢拉昇,或已進入技術性牛市。據萬得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恒生指數從4月19日的低位反彈超過16%,時隔9個月重回19000點。

多重利好推動港股回暖

高股息資產吸引力提升

回顧本輪港股行情,始於春節前,快速上漲於4月。究其原因,主要由資金面、基本面和政策面等多重利好因素共同促成。

從資金面上看,萬得數據顯示,自4月中下旬開始,全球資金加大流入港股力度。一方面,近期美股、日股持續震盪,全球資產再平衡需求下,海外投資者回補估值低、性價比高的港股資產;另一方面,由於港股在4月份業績期出現看得見的業績拐點,在以互聯網、可選消費和醫療等爲主的行業驅動下,港股盈利增長一致性預期開始反轉上修,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今年一季度宏觀數據顯示,中國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的信心。從長期來看,摩根資產管理中國指數及量化投資部總監胡迪表示,隨着中國經濟內生動能的不斷修復,海內外投資者不斷提高對中國的配置依然可期。

從政策面上看,近期利好港股市場的政策和消息頻出,提振了港股市場情緒。4月1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以及5月9日盤後一則關於“或將減免內地個人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投資中國香港上市公司的股息紅利稅”的消息,提振了投資者情緒,提升了港股交易活躍度,尤其是高股息的港股核心資產或將直接受益。   

業績修復疊加低估值

當下或是港股入場好時機

經前期的深度調整,香港股市正處於歷史估值窪地。據萬得數據顯示,2024年2月9日,恒生AH股溢價指數一度達到157.9,創近十年新高。隨着近期港股走勢強勢,恒生AH股溢價指數也仍在140附近。換句話說,港股具有相對意義上的估值性價比。

以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的50個成份股爲例,標普指數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有約50%的股票同時在港股和A股上市。在H股相較於A股的折價比例顯著的背景下,港股標的的低估屬性更加顯著,意味着價格更具優勢,未來股價上行的彈性潛力可期。

隨着中國經濟企穩,恒生指數的盈利增速的一致預期上修。從企業盈利能力來看,不少上市公司實現了業績的同比增長。據萬得數據顯示,2024年5月15日,恒生指數2024年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有望達到12.38%,而2023年爲-2.35%,業績修復趨勢明顯。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指數及量化投資部總監胡迪認爲,港股在4月快速上漲之後,或有可能出現一定的分歧和震盪。然而,隨着國內經濟基本面的改善,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或轉向寬鬆,以及港股本身低估值、盈利改善的基本面,港股或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

紅利策略配置價值凸顯

港股紅利指數ETF(513630)受投資者青睞

隨着港股強勢上漲,聚焦以高分紅、高股息爲主的紅利資產的港股類ETF因其獨特的優勢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吸引了大量資金的流入。

萬得數據顯示,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近期盤中點位屢創近一年新高,截至2024年5月17日,近6個月漲幅達22.15%,超恒生指數5.71%。該指數着眼於標普港股通指數中50只波幅最小、股息率高的股票,而這些股票能夠爲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的分紅收益。值得注意的是,該指數屬於Smart Beta指數,利用低波動搭配高分紅兩個因子,成份股篩選更“聰明”。

因此,從行業分佈上看,根據標普指數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主要集中於估值低、分紅高的行業,重點配置了金融、能源、工業等較低估值、較高分紅的板塊,平衡風險與收益。拉長時間維度來看,即便港股市場前兩年一度低迷,截至5月17日,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近3年收益率5.73%,相比於同期恒生指數超額達36.38%。

從成分股上來看,根據標普指數公司、萬得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中字頭”公司數量佔比60%,皆爲各行各業的龍頭公司,護城河更寬、經營更穩健、抗風險能力更強,而在港股中,央、國企更是貢獻了大部分利潤,截至2023年年報,央、國企淨利潤佔全部港股的74.59%,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目前國內市場唯一跟蹤該指數的ETF產品——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ETF(擴位簡稱:港股紅利指數ETF,證券代碼:513630)今年以來規模、份額增長顯著,萬得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淨流入超6億,最新規模達18.74億元,受到市場和投資者青睞。

此外,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基金(A類005051;C類005052)還爲沒有股票賬戶或場內基金賬戶的普通投資者提供了一鍵佈局港股優質紅利股的方式。

注:萬得數據顯示,截至2024.5.17,摩根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ETF是唯一跟蹤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的ETF產品,低波紅利是指數策略,基金仍存在波動風險。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的指數收益率分別爲1.33%、-24.3%、6.96%、-4.079、-1.55%。指數的過往表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也不構成對指數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2023年4月正式更名爲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使用‘摩根資產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爲對外品牌名稱,與JPMorgan Chase & Co.集團及其全球聯署公司旗下資產管理業務的品牌名稱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與股東之間實行業務隔離制度,股東不直接參與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在進行投資前請參閱相關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 等法律文件。本資料爲僅爲宣傳用品,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同時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上述資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發售或邀請認購任何證券、投資產品或服務。所刊載資料均來自被認爲可靠的信息來源,但仍請自行覈實有關資料。觀點和預測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後可能發生改變。本產品由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本材料爲公開宣傳材料,受僱於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並被授權的員工可基於產品或服務溝通目的通過個人朋友圈轉發。未經授權請勿轉發。本材料僅在中國內地分發,且僅針對中國內地的有關適格投資者。

2024050061(CI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