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5月16日,鄭州11中化學組開展教師片段化教學展示活動,趙彬玢、李巖巖與丁寧宇三位老師進行展示,全體化學組老師參與觀評和研討。

“片段化教學”與微型課、說課不同,片段化教學在內容上是局部的,但具有完整的教學環節設計與實施。結合此特點,每位老師攜帶五名學生首先進行十分鐘授課,然後以說課方式介紹教學設計思路。

趙彬玢老師選取的授課內容是《探究銀器的腐蝕和防護》,課程設計清晰巧妙,結合銀器變黑與復原的生活實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原電池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現了“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李巖巖老師選取的授課內容是《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異常現象分析》。在實驗過程中,向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後的溶液中加入酚酞,發現溶液先變紅後褪色,針對溶液紅色褪去這一異常現象,本節課提出了三種猜想,並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猜想的正確性,在實驗中解決了對異常現象的疑問。

丁寧宇老師選取的授課內容是《有機分子中的共面問題》。他引領學生從乙烯與苯環結構入手,層層遞進,由易到難對含碳碳雙鍵與苯環的有機分子立體結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課堂上,學生親自動手搭建不同分子的球棍模型,直觀觀察原子間的連接與共面情況,在實踐中深化認識。

三位老師準備充分,教學風格多樣,通過比賽獲得了提高。賽後,張浩傑老師組織老師進行點評交流,對“片段教學”的特點及注意事項進行認真分析,針對三位青年教師的授課提出優化改進建議。

本次比賽讓老師們深化了對片段化教學的認識,在交流學習中認識到教學研究的重要價值,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張成林 丁寧宇 褚海潔 化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