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斯卡維奇稱:“如果我們看一下大宗商品圖表,就會發現它們有一個週期性價格趨勢:當經濟低迷時,它們便宜;當經濟復甦時,它們的價格就會上漲。”

黃金、白銀、銅等貴金屬近期均開啓了新一輪行情。

5月20日亞太交易時段,COMEX期金、COMEX期銀、COMEX期銅繼續上漲,均創下多時新高。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處於動盪之際,追蹤多種能源、金屬和農產品的彭博大宗商品現貨指數也於上週達到2023年1月以來的最高點,這主要由部分商品供應中斷、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投機基金試圖對沖長期高企的通脹壓力所驅動。

由於擔憂中東供應可能出現中斷,貴金屬與工業金屬再次成爲投資者做多的熱點。分析師繼續看好這些貴金屬本輪後續漲勢,有分析師更認爲,眼下買入銅是最佳交易。

機構FxPro的資深市場分析師卡普斯卡維奇(Alex Kuptsikevich)稱,“近期幾乎所有金屬都在上漲,原因很簡單——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態度。如果我們看一下大宗商品圖表,就會發現它們有一個週期性價格趨勢:當經濟低迷時,它們便宜;當經濟復甦時,它們的價格就會上漲。”

黃金避險需求再被激發

20日亞太交易時段開盤不久,現貨黃金進一步創下歷史新高,一度最高觸及每盎司2440.61美元,超越了4月份創下的前盤中紀錄高位。一方面,投資者對美聯儲年內降息的預期不斷升溫,另一方面,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再起,圍繞伊朗總統直升機事故的消息,再次激發了市場避險需求。

據央視新聞報道,伊朗國家電視臺當地時間20日發佈消息稱,伊朗政府內閣就伊朗總統萊希等人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一事發表聲明。聲明中,伊朗政府內閣對伊朗總統萊希、外長阿卜杜拉希揚等人的罹難表示哀悼。

近幾個交易日,交易員紛紛加大押注,預測美聯儲最快可能在9月降息。上週公佈的數據表明,美國4月通脹放緩程度超過了市場的預期,這一消息導致美元走軟,美債價格上漲,從而爲以美元計價的無息資產黃金提供了支撐。根據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最新數據,截至5月14日當週,對沖基金持有的淨黃金多頭頭寸已升至三週以來的最高點。剛剛過去的週末,中國國內多家金店也隨之火速調高黃金零售價,各品牌黃金首飾價格已達約740元/克,不少金店價格已刷新紀錄。將於5月22日公佈的美聯儲會議紀要可能會提供更多關於降息前景的細節。此外,關於伊朗總統和外長的墜機事故,更引發市場大量臆測和擔憂,爲中東局勢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給金價提供了一定的上漲動能。

對於接下來黃金的走勢,市場預計,金價未來仍有上漲空間,或將衝刺2500美元/盎司關口。

Forexlive的貨幣策略主管巴特(Adam Button)表示,金價最近的漲勢是更廣泛反彈的延續,並且是由同一因素推動的,“這次反彈始於需求端,各利好因素也仍在延續。最近的數據顯示,除了亞洲大國之外,土耳其和中東大部分經濟體也在購買黃金。”交易機構Walsh Trading的商業對沖聯席主管拉斯克(Sean Lusk)稱,高通脹、大規模債務發行以及央行印鈔失控,正在推動市場參與者轉向貴金屬和其他大宗商品。

技術層面上,FXDaily的分析師基拖伊(Nicholas Kitonyi)分析稱,黃金現在已升至100小時移動均線上方。14日相對強弱指數(RSI)似乎也支持長期看漲傾向。

黃金多頭目前把長期獲利目標定在2497美元/盎司左右,或更高的2592美元/盎司。而黃金空頭將尋求在金價回落至2321美元/盎司,或更低的2226美元/盎司時獲利了結。

除了黃金外,現貨白銀價格日內盤中也站上32美元/盎司關口,續創11年來新高。分析認爲,白銀的漲勢是在投資者興趣激增、宏觀經濟背景日益有利以及預計將出現連續第四年供應緊缺的背景下出現的。期貨公司Blue Line Futures的首席市場策略師斯崔伯(Phil Streible)稱,當前白銀的走勢有點像此前散戶概念股狂熱地再現。投機者通常會尋找不同的領域來加以炒作,而白銀通常也是他們青睞的領域。

還值得一提的是,白銀具有雙重特性,既是金融資產,又可作爲清潔能源技術行業的投入物,比如,白銀是太陽能電池板的關鍵成分。根據Silver Institute的數據分析,隨着行業的強勁增長,預計白銀的使用量將在今年達到創紀錄水平。白銀可能錄得連續第四年、史上第二大的供應短缺。

也許正因如此,白銀價格今年已飆升32%,甚至超過黃金,成爲今年表現最好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並且,從金銀比的長期對比看,其價格仍相對便宜。盛寶銀行的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漢森(Ole Hansen)就稱:“我們終於迎來了一場火力全開的反彈。金銀比與長期平均水平相差不遠,因此白銀的突破可能意味着其價格將持續走強。”

卡普斯卡維奇也稱:“白銀看起來並不過熱,只是在日線RSI上才進入超買區域。上個月,在RSI升至逾70後,白銀又活躍了三週。隨後,4月下半月的兩週回調消除了該超買區域。從技術上講,這掃清了上漲的道路。”他的近期目標價是33美元/盎司。他還補充稱:“白銀的長期趨勢也偏向看漲。過去兩年,白銀在價格跌破200周移動均線後迅速轉而上行。今年,銀價正成功地脫離這條線,但漲勢最猛烈的部分可能還在後面。白銀可能已準備好重現2010~2011年的井噴式增長。”後續他認爲銀價可能升至50美元的歷史高點。

買銅是當下最佳交易?

而此次貴金屬交易中,比黃金和白銀更顯眼的是銅。上週三,COMEX期銅市場上演了一輪史詩級逼空行情。當天有五位消息人士透露,瑞士跨國大宗商品貿易公司托克(Trafigura)和埃珂森正在尋求購買實物銅,以用來應對他們在芝商所(CME)上的大量空頭頭寸。全球大型金屬和礦業領域金融服務商Orion Resource Partners的投資組合經理西普(Matthew Heap)稱:“很多基金錯過了黃金漲勢,很明顯,他們非常渴望參與銅。這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銅也有非常清晰的上漲故事可講。”

受逼空行情影響,COMEX期銅一度創歷史新高,主力7月合約上週五收盤價格達每噸1.12萬美元大關,單週漲超9%。銅價在2024年已漲逾21%。由於紐約銅的低庫存,不少業內人士預計美國期銅的逼空行情不會很快結束,銅價將繼續攀升,直到來自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更多金屬運抵美國。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考慮到運費和保險費率等成本,交易商從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提取銅並將其交付給CME,每噸可賺取約300美元。20日上午,LME三個月期銅上漲2.7%,創下兩年來新高,達到10394.5美元/噸。花旗集團研究報告表示,COMEX和LME的銅期貨,已吸引高達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00億元)的投機性多頭資金。

除了短期投機性因素外,由於供需前景,看漲銅價似乎已成爲眼下華爾街的共識。

投資集團凱雷 (Carlyle Group)的首席戰略官、高盛前大宗商品研究全球主管、提出“大宗商品超級週期”的柯利(Jeff Currie)已喊出,銅是新的“石油”,當前的銅交易是他30多年職業生涯中見過的最引人注目的交易。他分析稱,銅長期以來一直被吹捧爲全球電氣化進程中的大贏家,包括電動汽車和大規模電網升級。不斷加強的環保政策引發了全行業對銅的爭奪。這種金屬被用於從太陽能到電動汽車電池的所有領域,在世界綠色化中發揮着核心作用。此外,人工智能(AI)也在擴大行業需求。畢竟,新興技術依賴於改進的電網,而這還得取決於銅的供應。但同時,新的銅礦產能真正投產需要數年時間。

“然而,銅價在過去兩年卻多次出人意料大幅回落,這造成了短期價格和長期供需基本面之間的不匹配。”他預計未來幾年銅價將達到1.5萬美元/噸。柯利曾在高盛工作27年,在次貸危機前大膽預測油價上漲,隨後油價果真衝到147美元/桶的歷史新高。

花旗集團同樣認爲,銅已進入本世紀第二次長期牛市。上一次銅的超級牛市是在本世紀頭十年,當時受亞洲一些國家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動,銅價在三年內上漲了5倍。“受脫碳相關需求增長的推動,只有更高的銅價才能解決銅短缺問題。”基於此,花旗預測,未來兩個月,受LME庫存大幅下降的推動,銅價可能飆升至1.2萬美元/噸。

美國銀行的金屬策略師團隊也預測:“銅的供應危機已經到來,缺乏礦山項目正日益成爲銅業的一個問題。加之對綠色技術的投資和全球經濟的反彈,到第四季度,銅價應該會升至10250美元/噸。

參與了上週逼空行情的Trafigura的金屬分析主管特瑞恩(Graeme Train)稱:“到2035年,電動汽車、AI、電力基礎設施和自動化熱潮將推動至少1000萬噸的額外銅需求。在1000萬噸的新需求中,有三分之一將來自電動汽車行業,三分之一是發電、輸電和配電,其餘則用於自動化、製造資本支出和數據中心冷卻系統等領域。因此,無論如何,到2030年,銅的缺口將達到400萬~500萬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