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基高科或涉及財務指標不符新規.

2024年5月13日-5月19日當週,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共有9家IPO企業宣佈終止審覈。

包括滬市主板申報企業中喬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喬體育”)、湖北祥雲(集團)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泰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市主板申報企業南京長江都市建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東實汽車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申報企業香河崑崙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銘基高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銘基高科”);以及北交所申報企業西安摩爾石油工程實驗室股份有限公司。

這些項目的保薦機構分別爲:中銀國際證券、長江證券承銷保薦、中金公司、國新證券、中信證券國信證券天風證券。其中,長江證券承銷保薦、中金公司均保薦了2個項目。

結束IPO長跑

5月17日,上交所公告,中喬體育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覈。中喬體育由此結束了長達十餘年的上市之路。

在官網上,中喬體育對此作出了聲明。中喬體育表示,本公司A股IPO申請於2023年3月按照中國證監會全面實施註冊制要求平移至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現基於經營決策和戰略規劃調整考慮,經公司董事會研究決定撤回IPO申請。

中喬體育稱,公司長期以來經營穩健、業績良好,本次撤回申請不會對公司經營及長遠發展造成影響,本公司將持續關注資本市場動態。

中喬體育原名爲喬丹體育,主要從事運動鞋、運動服裝、運動配飾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是國內知名的品牌運動服飾產品生產和銷售企業。

2010年,喬丹體育向證監會提交了IPO申報材料,2011年底通過了首發申請,不過此後變故突生,由於喬丹體育的商號及產品商標“喬丹”與美國前職業籃球運動員邁克爾•喬丹中的姓氏翻譯相同,導致雙方產生糾紛。

2012年10月,邁克爾·喬丹將喬丹體育告上了法庭。這場官司曠日持久,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並影響到了上市進程,喬丹體育遲遲沒有拿到註冊批文。

2020年年底,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喬丹體育停用其企業名稱中的“喬丹”商號和涉及“喬丹”的商標。2021年1月,喬丹體育及邁克爾·喬丹再次就判決提起上訴。2022年3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判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全面註冊制啓動後,2023年3月4日,中喬體育平移至上交所,擬募資10.64億元。2023年7月,中喬體育收到首輪問詢,但一直未披露問詢回覆。

招股書顯示:2019年度至2022年上半年,中喬體育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55.91億元、49.28億元、59.31億元和30.99億元,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爲8.32億元、7.38億元、6.95億元和3.63億元。

或涉及財務指標不符新規

5月15日,銘基高科及其保薦人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深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覈。

銘基高科於2023年5月26日受理,6月19日問詢,該公司主要致力於精密連接組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精密連接組件由接插件、線材等零配件組成,是電子設備中傳輸信號,接通電流的橋樑,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通信、工控安防、汽車等多個領域。

招股書顯示:銘基高科報告期內(2020年-2023年三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爲 11.06億元、12.44億元、11.40億元和7.93億元,歸屬淨利潤分別爲6716.09萬元、5670.64萬元、7089.53萬元以及3113.66萬元。可以看到,該公司整體業績存在一定波動。

對此,銘基高科表示,受下游3C行業出貨量下滑以及公司新能源業務研發及固定資產投入較高等因素影響,2023年公司淨利潤出現一定下滑。如果未來下游終端品牌出貨量持續下滑,或者公司與主要客戶合作關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可能存在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選擇的上市標準爲創業板第一套上市標準,而根據修訂後的新規,適度提高了創業板第一套上市標準的盈利門檻,將最近兩年累計淨利潤指標由5000萬元提高至1億元,並新增最近一年淨利潤不低於6000萬元的要求。

銘基高科2023年前三季度扣非後淨利潤僅爲3095.62萬元,推測全年數據或難以滿足修訂後的創業板一套標準。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