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北京晚報

建微信羣寄成績單 大學管理“中學化”引熱議

上了大學還需要“家委會”嗎

家長收到大學成績單、輔導員建立家長羣、大學班級建立家委會……最近,大學管理“中學化”的案例頻頻登上熱搜,引發熱議。專家認爲,家校溝通應“一生一策”,保持邊界感,培養學生自主規劃學業和生活的能力。

最近,江蘇師範大學成立了本科生家長委員會,遴選出了主任、副主任和祕書長人選。普遍在中小學建立的家委會,如今出現在了大學班級裏。記者瞭解到,此類情況並非個例。

“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需要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負責”、“大學培養的是社會棟樑,不是巨嬰”……對此,多數網友表示不支持。然而,也有網友表達了“放手大學生自我管理”的顧慮,認爲有些大學生雖然成年了,但自我管理能力無法跟年齡相匹配,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不能甩手不管。首都師範大學青年教育藝術研究所國內研究室主任陳苗苗認爲,爲培養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在家校溝通中,大學老師和家長應保持邊界感。“一生一策”的管理方式,更適合大學生。

記者採訪了中國政法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多所北京高校老師,“中學化”管理的情況在北京並不常見。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輔導員劉園正在探索“一生一策”的管理方式。目前,她管理着約200名本科生,多數學生都能很好地自我管理,需要家長介入的極少,不到5%。當學生出現學業預警、心理問題等緊急情況時,輔導員則需要和家長一同處理問題。

她舉例,本學期初,該院一名大二學生收到學業預警,若再不進行干預,可能無法順利畢業。劉園首先找到這名學生了解學習情況,同時告知他,老師需要和家長聯繫溝通。“學生表現出了抗拒的情緒,我和他解釋,家校溝通並非告狀,而是老師和家長共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隨後,她與心理專家、任課老師和家長齊心協力,幫學生調整狀態、重新選課。近3個月,這名學生到課率良好,學習狀態有所回升。

如何避免大學管理“中學化”的現象?陳苗苗建議,應從中學階段提前進行“大中”銜接教育。例如,家長適當放手,從中學起鍛鍊孩子時間、學業、生活管理能力。此外,還可以在中學圍繞大學生活、學業等開設引導性課程,給學生從中學過渡到大學一些成長時間。本報記者 何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