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淘鋼網 

隨着宏觀利好連續出臺,近期黑色商品價格跟隨情緒上漲。此外,鋼廠高爐開工情況持續好轉,鐵水產量繼續回升,提升鐵礦石需求。今日,鐵礦主力盤中突破900,創近3個月的高點。中國冶金報,高礦價仍是鋼鐵行業利潤大幅縮減的主因,自律控產降庫存勢在必行。

今年一季度,鋼材價格單邊下行,鋼鐵行業形勢異常嚴峻。尤其是3月份開始,整個鋼鐵產業鏈集體遭遇“滑鐵盧”,傳統的“金三”未能如期而至,反而迎來了史上罕見的“黑三”。

根據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一季度我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均價爲129.5美元/噸,同比增加10.6%,同期煉焦煤價格、焦炭價格、噴吹煤價格和廢鋼價格同比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而一季度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29%,部分鋼材品種價格跌幅甚至超過15%以上。對應地,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今年一季度,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爲-213.6億元,虧損程度甚至超過2015年的同期水平。重點統計的鋼鐵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8%,平均利潤率僅爲0.61%,虧損面高達53.1%。

4月初開始,鋼價雖有所反彈,但鐵礦石等原燃料價格漲幅更大。截至4月26日,62%品位進口鐵礦石價格已經從4月4日的98.3美元/噸低點反彈至118.15美元/噸,漲幅高達20.2%,而同期螺紋鋼價格漲幅僅爲5.3%,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漲幅僅爲2.1%。

01

自律控產降庫存是抑制礦價過高的重要抓手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一季度,全國粗鋼產量爲2.57億噸,同比下降1.9%,而1-2月份全國粗鋼產量爲同比增加1.6%。3月份粗鋼產量同比大幅下降7.8%。從數據來看,3月份的粗鋼產量大幅下降也正是企業在進行市場化自律控產降庫存的結果。3月份,鋼材價格的大幅下行,不少鋼鐵企業順勢加大了停產檢修的力度,鋼產量迅速下滑,鋼材庫存也從高位開始回落。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鋼材的鋼廠庫存自1952萬噸的高點下降至3月末的1842萬噸,社會庫存自1422萬噸降低至1374萬噸。與之相對應地,進口鐵礦石價格下跌最快的也是3月份,3月份鐵礦石價格從最高點119美元/噸下跌至100美元/噸附近。由此可見,自律控產降庫存對抑制鐵礦石過高價格起到了十分明顯的作用。

這在2021年下半年的行業運行情況中也可以得到印證。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確保2021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的目標。2021年下半年開始,鋼鐵行業正式開始實行粗鋼產量調控政策。從當年7月份開始,粗鋼產量連續6個月保持同比下降。最終數據顯示,2021年累計粗鋼產量爲10.33億噸,同比減少約3200萬噸,下降3%。2021年5月12日,進口鐵礦石價格高達233美元/噸,創下歷史最高點。而自2021年7月限產政策開始執行後,粗鋼產量壓減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進口鐵礦石價格隨之震盪下行,到9月中旬降至每噸100美元附近,降幅達55%以上。隨着粗鋼壓減量逐月增加,到2021年11月中旬,進口鐵礦石價格最低降至85美元/噸,降幅進一步擴大至65%左右。

經驗表明,我國鋼鐵產業具有極強的生產韌性,完全可以充分保障下游需求。而在此背景下,粗鋼減產對於降低進口鐵礦石價格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根據市場需求適當控制產量降低庫存,既可以穩定鋼材市場,同時也避免了上游原燃料價格的非理性大幅上漲。

02

近年來高礦價對鋼鐵行業的利潤侵蝕更甚

近年來,鐵礦石價格幾乎每年都會至少有一次非理性上漲。鋼價易跌難漲、礦價易漲難跌,這一現象大家並不陌生,近些年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有人形象地把鋼價比如爲鐵球,跌後難反彈,把礦價比如爲排球,跌後反彈有力。其結果就是,鋼廠一直都處在鋼礦博弈的敗局之中,利潤長期地持續性地被上游鐵礦石侵蝕,何故?

我們姑且把時間線拉長,將進口鐵礦石價格與鋼材價格進行對比可以發現,礦價和鋼材價格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仔細研究進一步可以發現,2022年6月份以來,鋼材價格指數平均水平在110點附近,進口鐵礦石價格平均在115美元/噸;而刨除掉2020年末和2021年的礦價和鋼價特殊值外,2017年-2020年這4年時間裏,鋼材價格指數也基本在110點附近,進口鐵礦石價格基本維持在85美元/噸附近。2017年到2018年進口鐵礦石價格平均爲70美元/噸,同期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爲112點。再來分析利潤率。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重點鋼鐵企業的監測數據,2017年-2023年間,行業平均利潤率分別爲5.47%、7.2%、4.57%、4.49%、5.02%、1.44%和1.32%。

很明顯,利潤率最高的2017年和2018年,也是礦價和鋼價差距最大的時間區間,2017年和2018年兩年會員企業銷售利潤率是2009年以來唯一與工業行業平均銷售利潤率水平相當的兩年。即使是在利潤總額最好的2021年,行業利潤率平均水平也僅有5.02%。

2017年-2020年的鋼價與近2年相近,但利潤率最高卻差了將近4.5倍,此期間鋼價指數基本在110點波動,鐵礦石價格一般維持在80-100美元/噸。而經歷了2021年進口鐵礦石大幅上漲到233美元/噸以後,鐵礦石價格動輒就超過120美元/噸以上,年度平均價格基本都在110美元/噸以上。2023年鐵礦石進口均價113.6美元/噸,2022年鐵礦石進口均價115美元/噸。而值得注意的是,近2年鋼材價格仍舊是多年前的水平。

這足以說明,2022年以來尤其是今年以來的鋼鐵行業形勢之嚴峻絕大數是由於上游的鐵礦石價格虛高所致。

03

鐵礦石價格再無高位運行的基礎

當然,討論鐵礦石價格,我們不僅要看鐵礦石需求,更要看鐵礦石供給。4月底,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FMG四大礦商相繼公佈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生產業績報告。從報告中提出的2024年的鐵礦石發運目標來看,四大礦商在鐵礦石供應方面態勢基本一致,都至少維持與前幾年相當的供應目標水平。

另外,多家研究機構和研究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量或超過5000萬噸以上,將再度突破歷史新高。

主流礦山方面,預計2024年四大礦山的產量將有所增加。其中,淡水河谷S11D礦區將釋放500萬噸/年的產量,力拓產能替代項目改造預計產量提高800萬噸/年,必和必拓的南坡項目預計產量提高400萬噸/年,而FMG的鐵橋項目也預計產量提高1500萬噸/年。這些主流礦山的增量合計將達到3200萬噸。非主流礦山方面,預計2024年的鐵礦石供應增量合計爲1300萬噸。

國產礦方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國內重點鐵礦項目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鞍鋼西鞍山鐵礦項目、鞍鋼齊大山和大孤山鐵礦項目、中國五礦陳臺溝鐵礦項目、建龍集團思山嶺鐵礦項目、四川紅格南礦等項目均在加速推動,很快將形成實物生產量。今年1月—3月份,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達到2.84億噸,同比增長15.3%;今年1月—2月份鐵精礦產量達到0.46億噸,同比增長2.8%。預計2024年國產鐵精粉產量將同比增加500萬噸至1000萬噸。

此外,全球近年來最大的綠地礦山項目——幾內亞西芒杜鐵礦項目也頻頻傳來好消息。隨着其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推進,預計在2025年底將建成投產,後期全球優質成品鐵礦石供應將再增加近1.2億噸,爲鐵礦石全球長期寬鬆供應提供了基礎。

因此,無論從短期來看,還是從中長期來看,全球鐵礦石供應將維持在相對充足的水平,供大於求的態勢明顯,鐵礦石價格今後再無高位運行的基礎。

信息參考:中國冶金報、中鋼協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