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惊艳全场的地产板块本周却出现下跌,让刚刚转强的沪深股市的走势又“朦胧”了。截至终盘:上证指数收报3171.15点,小涨17.12点,涨幅0.54%;深证成指收报9750.82点,微涨41.40点,涨幅0.43%;中小综指微涨0.46%;创业板综微涨0.45%;科创50微跌0.12%。A股成交金额合计9979.66亿元,比上周五放大12%。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除低估优质蓝筹外,其余品种应当以风险防控为主。

走势

大小盘股 各自为战

当天上证指数在优质蓝筹的带领下高开高走,但题材股时不时的表现,又与蓝筹股形成了“跷跷板效应”。分时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加权平均数计算的“白线”,与以算术平均数计算的“黄线”在上午反复交叉,呈现出大小盘股此消彼长的特征。下午,多方依靠蓝筹股助威,而题材股只是亦步亦趋式地被动跟风,无法主动地形成合力。最终,凭借尾市抢盘潮,沪指勉强刷新9个月高点。

盘面

地产板块 意外跳水  

通达信统计数据显示:当天A股股票涨跌比例是2755:2411;涨跌幅超过10%的个股比例是38:12;涨跌幅大于5%的个股比例是187:111。

盘面看,房地产板块在上周五狂飙并报收最高点、且周末再出利好的情况下,意外出现下跌。当天房地产指数开盘1分钟跌幅就达到了2.47%,直接吞噬了上周五尾盘47分钟的追涨资金。其后多方分别在9点31~37分,9点44~57分发起两次进攻,却都被空方强力打压了下来。10点53分,在万科带领下,地产指数大幅上攻至13点03分一度翻红,反涨1.14%。不过受大多数地产股走弱的拖累,地产指数最终单边下跌至收市,加权跌幅1.70%,算术跌幅更达2.34%。

消息面上,上周末新一轮稳地产、去库存政策组合拳从四个方面拉开序幕:一是需求端“三箭齐发”,降首付比、取消利率下限、降公积金利率;二是供给端设立3000亿再贷款工具支持地方国企收储存量商品房,推动“现房”去库存;三是支持地方政府收回收购闲置存量住宅用地;四是打好“期房”保交房攻坚战,充分用好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更多项目纳入“白名单”。

不过,从本周一的盘面看,地产龙头股的表现优于其他个股。

展望

把握好节奏 高抛低吸

银河证券江南大道首席投顾李春表示,上证指数在90天线交叉120天线的两个交易日里企稳后跳空上涨,看起来形势大好。但细节显示,周一大部分时间高位横盘,且未能突破3186点心理关之上,同时量能又释放较多,属于典型的“突破式诱多”手法。

同时,均价指数与创业板综指回补了上周一的下跳缺口后裹足不前,反映出多方有心无力。而低价股指数与微盘股指数在关键位置构筑起“伪双头”,预示着壳资源股还有巨大的下跌空间。所以综合分析下来,我们认为除了低估值优质蓝筹值得看好外,其余品种都应当以防范风险为首要原则。喜欢做短差的投资者,建议密切关注大盘型指数基金,把握好节奏高抛低吸。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也

编辑:夏洪玲    责编:蒋艳,张松涛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