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驚豔全場的地產板塊本週卻出現下跌,讓剛剛轉強的滬深股市的走勢又“朦朧”了。截至終盤:上證指數收報3171.15點,小漲17.12點,漲幅0.54%;深證成指收報9750.82點,微漲41.40點,漲幅0.43%;中小綜指微漲0.46%;創業板綜微漲0.45%;科創50微跌0.12%。A股成交金額合計9979.66億元,比上週五放大12%。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除低估優質藍籌外,其餘品種應當以風險防控爲主。

走勢

大小盤股 各自爲戰

當天上證指數在優質藍籌的帶領下高開高走,但題材股時不時的表現,又與藍籌股形成了“蹺蹺板效應”。分時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以加權平均數計算的“白線”,與以算術平均數計算的“黃線”在上午反覆交叉,呈現出大小盤股此消彼長的特徵。下午,多方依靠藍籌股助威,而題材股只是亦步亦趨式地被動跟風,無法主動地形成合力。最終,憑藉尾市搶盤潮,滬指勉強刷新9個月高點。

盤面

地產板塊 意外跳水  

通達信統計數據顯示:當天A股股票漲跌比例是2755:2411;漲跌幅超過10%的個股比例是38:12;漲跌幅大於5%的個股比例是187:111。

盤面看,房地產板塊在上週五狂飆並報收最高點、且週末再出利好的情況下,意外出現下跌。當天房地產指數開盤1分鐘跌幅就達到了2.47%,直接吞噬了上週五尾盤47分鐘的追漲資金。其後多方分別在9點31~37分,9點44~57分發起兩次進攻,卻都被空方強力打壓了下來。10點53分,在萬科帶領下,地產指數大幅上攻至13點03分一度翻紅,反漲1.14%。不過受大多數地產股走弱的拖累,地產指數最終單邊下跌至收市,加權跌幅1.70%,算術跌幅更達2.34%。

消息面上,上週末新一輪穩地產、去庫存政策組合拳從四個方面拉開序幕:一是需求端“三箭齊發”,降首付比、取消利率下限、降公積金利率;二是供給端設立3000億再貸款工具支持地方國企收儲存量商品房,推動“現房”去庫存;三是支持地方政府收回收購閒置存量住宅用地;四是打好“期房”保交房攻堅戰,充分用好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推動更多項目納入“白名單”。

不過,從本週一的盤面看,地產龍頭股的表現優於其他個股。

展望

把握好節奏 高拋低吸

銀河證券江南大道首席投顧李春表示,上證指數在90天線交叉120天線的兩個交易日裏企穩後跳空上漲,看起來形勢大好。但細節顯示,週一大部分時間高位橫盤,且未能突破3186點心理關之上,同時量能又釋放較多,屬於典型的“突破式誘多”手法。

同時,均價指數與創業板綜指回補了上週一的下跳缺口後裹足不前,反映出多方有心無力。而低價股指數與微盤股指數在關鍵位置構築起“僞雙頭”,預示着殼資源股還有巨大的下跌空間。所以綜合分析下來,我們認爲除了低估值優質藍籌值得看好外,其餘品種都應當以防範風險爲首要原則。喜歡做短差的投資者,建議密切關注大盤型指數基金,把握好節奏高拋低吸。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上游新聞記者 王也

編輯:夏洪玲    責編:蔣豔,張松濤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