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近日,《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佈。

華夏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民吉在《報告》致辭中表示,將堅守金融本源,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精心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續提高ESG治理能力,以金融血脈潤澤實體經濟,努力爲金融強國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報告顯示,2023年,華夏銀行實現資產總額42547.66億元,實現淨利潤263.63億元,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5849.73億元,綠色貸款餘額達2692.73億元,公益捐贈總額達7057.93萬元。

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華夏銀行立足服務國家區域戰略全局,實施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爲重點的“三區、兩線、多點”區域差異化發展戰略。截至2023年末,華夏銀行京津冀地區貸款餘額達5608.32億元;長三角地區貸款餘額達6908.54億元;粵港澳大灣區貸款餘額達2527.91億元。

華夏銀行參加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受訪者供圖)

在推進零售業務數字化轉型方面,華夏銀行構建數字化客戶經營體系、打造數字化經營平臺、創設產業數字金融模式,實施數字化客戶經營“速贏項目”,積極探索數字化經營的零售業務最佳實踐,爲廣大用戶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務體驗。

在紮實推進人才隊伍梯隊建設方面,華夏銀行以提升員工專業能力爲核心,構建分層分類的培訓體系,爲員工提供自我價值實現平臺。2023年,該行開展員工培訓7829期,其中涵蓋社會責任內容的培訓2124期。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華夏銀行提升投訴工作管理水平,豐富公益教育宣傳形式,提升消保工作水平。2023年累計開展公衆教育活動15570次,公衆教育受衆4230餘萬人次。

在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方面,華夏銀行通過金融力量防控投融資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產生的風險,並創新金融產品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生態價值提升,爲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貢獻金融力量。此外,該行還十分注重自身運營對環境影響,大力提倡綠色辦公、綠色採購,投身綠色公益,鼓勵綠色出行,促進綠色交易,推動社會公衆形成綠色生活方式。2023年,華夏銀行電子交易筆數爲630328.53萬筆,主要電子渠道交易替代率達99.58%,ETC卡簽約客戶數達到了270.37萬戶。

華夏銀行開展風電租賃項目。(受訪者供圖)

在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方面,華夏銀行重點加強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強化數據安全管理和技術工具運用;同時下大力氣提升對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防護工作水平,爲客戶提供安全、貼心的金融服務。2023年,通過現場面授、視頻會議和線上直播等多種方式,開展網絡安全培訓14次,累計參與培訓人數1萬餘人。

華夏銀行開展反洗錢主題宣傳活動。(受訪者供圖)

未來,華夏銀行將繼續恪守“可持續 更美好”品牌理念,本着“和以致遠 善行華夏”的履責願景,積極踐行國有金融企業的使命擔當,攜手社會各界,不斷加快建設成爲有特色、有質量、有競爭力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金融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