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網

作者:任冠青

近日,多所高校相繼呼籲學生誠信跑步的新聞,引發社會關注。南開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均發現部分學生存在利用外掛軟件假跑、騎車代跑、找人替跑等作弊行爲。爲此,一些學校還在跑步App等後臺開啓了行爲不規範檢測系統,一旦發現作弊行爲將按照學校規定嚴肅處理。

高校開展校園跑步打卡、特色馬拉松等課外鍛鍊項目,初衷當然是爲學生的身心健康着想。有醫學專家就指出,對於18歲以上的成年人,應保持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果想要保持更爲強健的體魄,中強度運動可以適當增加到每週300分鐘。顯然,如果僅憑每週有限的體育課時,這樣的鍛鍊額度是遠遠達不到的。通過恰當的機制,將體育鍛煉融入學生的校園日常,無疑能幫助學生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

只是,面對學生花式“糊弄”課外跑項目的情況,學校也有必要思考一個問題:爲什麼一些學生會對鍛鍊產生牴觸和厭惡情緒,甚至不惜花錢找代跑“了事”呢?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恐怕還是他們更多將課外跑視爲令人“頭大”的任務和累贅,而不是可以享受其中的健康生活方式。

對此,有一種對照現象值得反思:很多人雖然從小到大都體驗了各類體育課,卻直到工作之後才真正發現運動的魅力。比如,有人會每週雷打不動地跟着劉畊宏、帕梅拉等線上教練打卡運動,有人會在網球、游泳、飛盤等運動中釋放壓力。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爲在大學中,體育運動常常會變爲一種關乎學分、成績的強制性運動,導致學生難以用一種鬆弛的心態好好感受運動的快樂。筆者的一位朋友就分享過自己“奇葩”的體育課經歷:因爲怕體育成績拖後腿,哪怕自己對瑜伽等課程感興趣,也會連續幾個學期選同樣的排球課,打出成績的“安全牌”。不少學校的課外跑項目,也只是僵化提出每學期多少公里、打卡多少次的要求,難免讓人感到精神緊繃、內容枯燥。

其實,運動形式本是多種多樣的,每個人的體質和特長不同,又何必侷限於跑步這一種方式?學校推廣課外鍛鍊的目的,應當是創造充滿活力的運動環境,讓學生真正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並逐漸養成自主運動、科學運動的習慣。

對此,高校不妨轉變思路,與其在升級系統、防止作弊上“嚴防死守”,不如給學生提供更多運動場地和器材,讓他們充分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方式。就拿有氧運動來說,除了跑步,還有游泳、健身操、騎自行車、跳繩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在多元嘗試中自由探索,纔有可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受益終身的運動方式。

近些年,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不少短視頻平臺,講解運動機制、營養健康的知識性內容都頗受歡迎。很多年輕人都對哪些食品是“熱量炸彈”、哪些有助於減脂增肌、自己的理想燃脂心率等內容展現出濃厚興趣。其實,這些健康常識,也可以有機嵌入學校課程之中。當學生更瞭解身體的運行機制,明白自己爲何鍛鍊時,也就能更加主動、科學地投入運動之中了。

運動產生多巴胺,本應是一件帶來快樂的事,不該成爲“能推則推”的任務。高校在開展校外鍛鍊活動時,不妨少一些強制,多通過舉辦活動、激勵制度等調動學生積極性,讓運動真正成爲一種生活方式。(任冠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