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江苏省宝应县持续深化流动党员“四微两常”机制,以联系“微平台”、活动“微指南”、服务“微管家”、讲好“微故事”为抓手,与流动党员常联系、为流动党员常服务,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打造联系“微平台”,让流动党员“心有所归”。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突出问题,精心构建“县牵头、镇落实、村实施”三级联动体系,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等多种渠道,对全县流动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建立“一村一表、一镇一册”管理台账,动态摸清全县流动党员6006人。建立269个“流动有家”微信联络群联系平台,专人联系管理,定期摸排更新流动党员动向,推动流动党员与组织“双向奔赴”。

制作活动“微指南”,让流动党员“归有所依”。创新开展四微两常“春节篇”“夏日篇”系列活动,持续丰富流动党员“活动菜单”。深入开展“三学三提升”理论学习,组织流动党员原原本本学习党纪党规,灵活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组织流动党员“结对共建学、追随足迹学、联系实际学”,村(社区)结对开展流动党员线上专题党课23场,组织红色研学53次、交流研讨600余次,不断提升凝聚力、感染力、执行力。紧抓流动党员返乡契机,开展“家乡发展你来看”“家乡发展你来说”等活动,组织参与村“BA”、台球赛、“村晚”文艺汇演2000余人次,以多彩活动有力提升流动党员归属感、幸福感、成就感。

当好服务“微管家”,让流动党员“流有所安”。聚焦流动党员急难愁盼,领导干部带头开展“三访三问”座谈会30余场,通过访本人问需求、访家属问困难、访村居问情况,搜集意见建议73条,解决“关心问题”57个。开展“你有困难我来帮”“暖心聚‘流’”关爱帮扶行动,定期走访关心困难流动党员及家属,重点关注仅有留守老人或留守儿童在家的特殊群体,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组织村干部或志愿者打造“共享亲人”服务队,开展健康体检、互助送餐、“爱心暑托班”等服务1300余次,切实解决流动党员“后顾之忧”。

讲好典型“微故事”,让流动党员“行有所为”。突出先锋引领、带头示范,动员流动党员亮身份、作承诺、担责任、做表率。通过搭平台、建载体、强队伍,动员流动党员深度参与政策宣讲、环境整治、义工帮扶等公益服务。常态化开展“引雁归巢”专场招聘活动,鼓励流动党员带技术、带经验、带项目投身家乡做贡献,实现“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强化表彰激励,深入挖掘流动党员中致富榜样、创业榜样、爱心榜样等先进典型50余名,利用宝应发布、宝应先锋等平台宣传返乡创业、带动致富、慈善帮扶等先进事迹,绘就“流而有为”生动局面。

(供稿:中共宝应县委组织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