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值風雲

行業景氣度回升,公司訂單飽滿。

我國塑機行業起步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爲完整的產業體系,產量已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機械工業中增長最快、利潤率最高的行業之一。

據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測算,中國塑料機械產量佔世界比重已超過50%、銷售收入佔比約爲35%,已成爲名副其實的塑料機械製造大國和出口大國,在全球塑機市場上具有重要影響力。

近期,注塑機行業龍頭海天國際(1882.HK)的股價走勢頗爲強勁,從階段底部算起,股價已接近翻倍。

(來源:同花順iFinD)

在市值風雲此前的研報中,曾對注塑機行業進行過系統的分析,行業大致呈現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下載市值風雲APP,搜索泰瑞機器

(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注塑、壓鑄雙輪驅動,境內外市場齊頭並進

本文主角是注塑機行業市佔率第二的伊之密(300415.SZ,下稱公司),公司成立於2004年,於2015年上市。

(來源:官網)

公司控股股東爲佳卓控股,穿透後實控人爲甄榮輝、梁敬華、陳立堯,三人爲一致行動人。甄榮輝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梁敬華爲副董事長;陳立堯先生爲董事、副總經理。

另外,梁家銘(梁敬華之子)是梁敬華的一致行動人,彭惠萍(陳敬財之妻、陳立堯之母)是陳立堯的一致行動人。陳敬財與梁敬華爲連襟關係(姐夫和妹夫),甄榮輝與二人不存在關聯關係。

(來源:2023年報)

截至2023年末,甄榮輝、梁敬華、陳立堯、梁家銘和彭惠萍五人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公司36.76%的股份。

其中,佳卓控股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有22%被質押,彭惠萍所持股份100%被質押,兩者質押成本較低,暫無平倉風險。

(來源:2023年報)

值得一提的是,陳立堯之父陳敬財自2008年以來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2022年陳敬財因病逝世,陳立堯繼承父業。

(來源:公司公告)

此後公司董事長由陳敬財變更爲甄榮輝。甄榮輝畢業於港大,此前一直擔任公司總經理。

(來源:公司公告)

公司前身伊之密有限成立於2002年,次年第一批註塑機研製成功,2004年公司成立壓鑄機事業部,開啓注塑、壓鑄雙輪驅動,後續又拓展了橡膠機、機器人自動化系統等業務,後者主要運用於壓鑄機的周邊自動化。

目前核心產品爲注塑機和壓鑄機,兩類業務均有一定規模,在業內排名靠前。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客戶包括萬和電氣、小熊電器科達潔能、鴻圖科技、比亞迪、一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

(來源:公司公告)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重型壓鑄機6000T-9000T的研發,2023年,超大型壓鑄機LEAP 7000T成功交付長安汽車,超大型注塑機8500T、全球最大的3200T半固態鎂合金注射成型機也完成交付,一定程度奠定了公司在細分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來源:2023年報)

公司一直堅持全球化戰略,2011年,伊之密收購行業百年品牌美國HPM併成立北美研發中心,實現“YIZUMI”和“HPM”雙品牌運作。

目前海外經銷商超40多個,業務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工廠和研發中心在印度、德國、北美、越南、巴西等地均有佈局。

2023年,公司營收爲41億元,注塑機和壓鑄機收入佔比分別爲67%、19%。

(來源:市值風雲APP)

從兩大產品的收入增長情況來看,2017年以來,注塑機始終保持穩步增長,營收CAGR爲16%;壓鑄機自2021年開始放量,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35%。

(製表:市值風雲APP)

分地區來看,海內外市場齊頭並進,外銷收入複合增速更高,2023年外銷佔比達27%。

(製表:市值風雲APP)

注塑機下游行業分佈廣泛,壓鑄機下游以汽車行業爲主(佔比超60%)。公司收入結構中汽車行業佔比較高,其次爲3C產品、家電等領域。

(來源:2023年報)

2018-2023年,公司營收和扣非歸母淨利潤CAGR分別爲15.2%、25.2%。2024年一季度,營收和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爲11.7%、35.4%。

2023年,在行業景氣度相對低迷的情況下,公司營收仍同比增長11%,一方面在於公司持續推出新品,高端產品的訂單有一定增長;另外2023年下半年3C行業開始回暖,客戶訂單量提升較快。

此外,2022年公司對原有的注塑機生產進行了全面升級,打造了全新的中小型注塑機專業數字化製造平臺,生產效率有顯著提升。

(來源:市值風雲APP)

(來源:市值風雲APP)

公司表示,2024年以來,行業景氣度回升,公司訂單飽滿,國內外訂單均有不俗表現,國內訂單的同比增速更高。

(來源:投資者互動問答)

盈利能力回升,ROE達18.5%

公司毛利率總體穩定,多年來均在30%以上。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爲34.8%,淨利率爲12.1%。

2022年毛利率出現明顯下滑,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是當期市場需求下滑,競爭加劇,終端價格有所下降;二是原材料價格高企,成本端面臨壓力。

(來源:市值風雲APP)

分地區來看,外銷毛利率表現要好於內銷,2023年外銷毛利率達到41.4%,處於近年來較高水平。

(製表:市值風雲APP)

公司產品以直銷爲主且客戶分散,銷售費用率整體較高。研發費用率基本在5%左右。

(來源:市值風雲APP)

公司ROE主要受淨利率波動影響,總體有一定提升,2023年達到18.5%。

(來源:市值風雲APP)

2018年以來,公司PB在2.1-7.7區間,目前PB約爲4,估值處於合理水平。

(來源:同花順iFinD)

在注塑機領域,近七年公司營收復合增速爲16%,顯著高於海天國際和泰瑞機器(603289.SH)。

不過規模上公司仍遠遜於海天國際,後者規模效應明顯,期間費用率較低。

(製表:市值風雲APP)

從各年度收入增速看,2017年以來,公司注塑機業務均維持正增長,比同行更穩健。

(製圖:市值風雲APP)

注塑機業務毛利率也整體高於同行。

(製圖:市值風雲APP)

壓鑄機方面,2023年公司收入增速及毛利率均表現較好。

(製表:市值風雲APP)

該業務主要競爭對手爲力勁科技(0558.HK)。力勁科技的報表年結日爲每年的3月31日,統計區間與公司存在差異,這裏風雲君只進行大致對比。

從收入複合增速看,力勁科技整體高於公司,目前公司壓鑄機業務規模與力勁科技還存在較大差距。

(製表:市值風雲APP)

資金不寬裕,存在超額分紅問題

公司收入質量總體良好,受備貨及回款因素影響,淨現比波動較大,2023年淨現比較低主要是由於經營性應收款項增加所致。

(來源:市值風雲APP)

2023年末,應收賬款賬面價值較期初增長了40%,主要是公司對優質客戶以及新產品的適用客戶放寬信用期所致。歷史上應收賬款賬齡絕大部分在一年以內。

(來源:2023年報)

2017年以來,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均爲正,近幾年資本支出金額相對較高,2022年開始自由現金流轉負。

上市至今(2015-2023年),公司靠經營活動共賺得現金22.6億,歸母淨利潤合計25.4億元。扣除資本支出後,自由現金流累計僅3億元。

(製圖:市值風雲APP)

同期公司累計現金分紅9.1億元,對應平均分紅率爲35.9%,累計分紅超過了累計募資5.8億元。

不過,考慮到現金分紅累計值遠高於自由現金流累計值,公司一定程度存在超額分紅問題。

(來源:市值風雲APP)

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負債主要爲經營性負債,有息負債率基本在20%左右,帶息負債主要爲長期借款,還包括一定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帶息負債合計13.8億元,賬上貨幣資金合計爲4.3億元,利息覆蓋尚有保障,但資金顯然並不寬裕。

(來源:市值風雲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