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瑞度

文/瑞財經 許淑敏

平安銀行正處於“多事之秋”。

先是平安銀行降薪傳聞滿天飛,有員工薪資打了六折。後是它受到行政處罰信息披露,該信息顯示平安銀行因審查審批問題、違規發放貸款等,共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合計6723.98萬元。

在此之前,平安銀行陸續披露了2023年報、2024年一季報,但業績情況並未達到市場預期。

一時之間,平安銀行的成長性備受市場質疑。過去幾年,平安銀行因爲背靠中國平安,又有着較高收益的資產配置,一度成爲資本市場的“香餑餑。

但眼下,進入組織變革階段的平安銀行,面臨着來自零售業務的雙重壓力,一邊是個貸平均收益率下降明顯,另一邊是個貸不良貸款率不斷上升。

平安銀行的資產質量、風控水平,依舊有待提高。

今年3月,談及改革成效預期,冀光恆曾對外表示,銀行經營是急不得的,很多時候要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思,特別是在整個經濟形勢較爲複雜的情況下,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見效。

01

降薪傳聞

一段時間以來,關於平安銀行裁員、降薪的消息未曾間斷。

最近,財聯社報道稱,多名平安銀行員工表示其本人及所在部門當月績效獎金出現不同程度“打折”,該情況似乎波及了全員。消息稱,除考覈前10%績效不打折之外,其餘按不同梯次有不同程度打折,幅度從9折到零發放不等。

早在今年初,社交媒體已經出現平安銀行在去年初裁員30%後繼續裁員40%的傳聞。隨之,平安銀行對外作出回應:“不可能的,這很明顯是謠言”。

不可置否,自去年新行長冀光恆上任以後,平安銀行發生了較大的變革。

2023年12月,平安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組織架構調整的議案》,對組織架構進行了部分必要的合併和調整,確保資源和職能更加集中,達到縮短決策鏈條、減少溝通節點、打通資源配置、提高效率的目的。

冀光恆在2024年全行工作會議提出了新的十二字戰略方針 “零售做強、對公做精、同業做專”,並表示要以架構改革爲契機,進一步轉變總行工作作風、做實分行自主經營。

此後,市場傳出平安銀行撤銷了運作十年的事業部制,改爲做強分行、總部賦能。

具體來看,在大公司模塊,平安銀行裁撤事業部制度,將原來六大行業事業部合併成爲戰略客戶部;在大零售板塊,除了裁撤事業部外,也撤銷東區、北區、南區3個區域的零售業務管理部。

分行被賦予了更多權利,與此同時,承擔了更多的市場壓力。

組織架構調整之下,人員的變動不可避免。

據2023年報披露,按集團口徑,平安銀行截至2023年末共有在職員工43119人,其中該行在職員工爲42757人,平安理財在職員工362人。對比2022年報,平安銀行包括派遣人員在內共有在職員工44207人,其中全資子公司平安理財共有在職員工334人。

按此計算,2023年,平安銀行在職員工減少了1088人。

薪酬方面,Wind數據顯示,2019年-2022年,平安銀行人均薪酬分別爲60萬元、55.5萬元、53.4萬元、54.4萬元。

而去年,平安銀行人均薪酬約48萬元,已經跌破50萬元的門檻,同比上年度降低了11.7%。

至於高管薪酬,Wind數據披露,平安銀行去年高管薪酬2818.29萬元,2022年末這一數據爲3104.9萬元。亦即,平安銀行2023年高管整體降薪約286萬元。

平安銀行2023年報顯示,3名高管薪酬超過300萬元。已離任的行長鬍躍飛及副行長郭世邦報告期內結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爲315.41萬元、393.16萬元。此外,現任副行長、首席財務官項有志,薪酬爲301.82萬元。

而去年11月核準任職的冀光恆,2023年從平安銀行拿到的薪酬爲79.27萬元。

02

業績壓力

平安銀行變革的背後,是不斷襲來的業績壓力。

最爲直接的原因,或許在於平安銀行今年一季度財報仍不夠理想。2024年一季報顯示,平安銀行營收387.70億元,同比下降14%;淨利潤149.32億元,同比增長2.3%。而該等營收降幅,是42家上市銀行之最。

平安銀行延續着2023年的業績頹勢。2023年,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646.99億元,同比下降8.4%。其中,利息淨收入1179.91億元,同比下降9.3%;非利息淨收入467.08億元,同比下降6.1%。

其解釋稱,營業收入下降是受持續讓利實體經濟、調整資產結構及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

而且,相較於其它上市銀行,平安銀行面臨着更大的衝擊。過去幾年,平安銀行零售業務增長。

數據顯示,2023 年末,平安銀行零售客戶數12,543.20 萬戶,較上年末增長 1.9%,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40,311.77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4%,全年零售業務營業收入佔比 58.4%。

在個人信貸業務減少的市場背景下,平安銀行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下降明顯。

2023年,平安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平均收益率5.43%,同比2022年下降47個基點。其中,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6.58%,同比下降80個基點。

期內,平安銀行個人貸款本金總額同比降低了3.4%。

這導致平安銀行淨息差下降。去年,平安銀行淨息差爲2.38%,同比2022年下降37個基點,淨利差2.31%,減少36個基點。

淨息差的下滑,主要來自於整體大環境的影響,包括讓利實體經濟、市場利率下行及存款定期化等因素。來到2024年一季度,平安銀行淨息差僅爲2.01%,較去年同期下降62個基點,下降幅度更大。

回到平安銀行內部來看,個人貸款業務佔比提升的同時,不良貸款率亦隨之提升,容易形成壞賬。

2023年末,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1.06%,上升0.01個百分點。其中,平安銀行企業貸款不良率0.63%,較上年末上升0.02個百分點;個人貸款不良率1.37%,較上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個人貸款當中,信用卡應收賬款不良率已從2022年的2.68%增長到2023年的2.77%,繼續處於較高不良率水平。

進入2024年,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仍在提升。截至2024年3月末,平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上升至1.07%,較上年末增加了0.01個百分點。

該行個人貸款的不良貸款餘額爲264.82億元,個人貸款不良率已上升至1.41%,較上年末增加了0.04個百分點。其中,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133.78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了8.62億元,不良率爲2.77%,與2023年末持平。

如此看來,在零售業務上,平安銀行的風控水平、客羣質量依舊有待提高。

新的一年,平安銀行把更多精力押注在對公業務。2024年3月末,企業貸款餘額 1.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2%。反觀個人貸款餘額1.87萬億元,較上年末下降5.0%,其中抵押類貸款佔比60%。

上述個人貸款中,經營性貸款餘額、消費性貸款餘額、信用卡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爲5815.62億元、5107.20億元、4829.74億元,較上年末壓降了5.4%、6.3%、6.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