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週末,廣西沿海局地遭遇極端強降雨。中央氣象臺預計,5月21日至26日,南方大部降雨持續,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雨勢猛烈,暴雨落區高度重疊。

常年此時,也是南海夏季風爆發的時節,西南水汽輸送會明顯增強,配合北方冷空氣活動,易導致南方強降水事件增加,強對流天氣頻發,需注意防範。

廣西出現三個暴雨到大暴雨的中心

過去兩天,南方多地經歷強降雨,廣東、廣西等地成爲強降雨中心。其中,5月18日晚上至19日白天,廣西出現入汛以來最強的暴雨天氣過程。這次降雨有雨強很強、暴雨範圍廣的特點。

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農孟松介紹,廣西出現三個暴雨到大暴雨的中心,分別位於桂西、桂東北和沿海地區。降雨期間,最大24小時雨量達到610.5毫米,最大小時雨強爲189.6毫米,打破了廣西最大小時雨強歷史紀錄。

爲何降雨如此猛烈?農孟松介紹,這是孟加拉灣季風和南海季風的加強、北推,並遇到了控制華南的弱冷空氣而造成的。“季風湧緩慢逐日東移,從而導致廣西自西向東出現強降水過程。廣西西部和沿海降水具有顯著的對流特點,對流移動緩慢並出現了‘列車效應’,進而造成大暴雨,沿海地區甚至出現了極端特大暴雨,並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農孟松說。

廣西是此次華南猛烈降水的縮影,都是由冷暖氣流交匯激發出的大範圍降水,都出現了顯著的對流特點,並且源源不斷出現新的對流,產生“列車效應”。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石妍表示,所謂“列車效應”就是一連串的對流雲團,先後影響同一地方,就像列車的不同車廂先後經過同一鐵軌一樣,導致強降雨長時間不下線。

華南即將進入“龍舟水”

未來一週,南方大部依然降雨頻繁,華南即將進入“龍舟水”。每年4月至6月,華南地區有一段降水較爲集中的時期,隔三差五就會下一場滂沱大雨,由於時值端午節龍舟競渡之時,民間形象地稱之爲“龍舟水”。氣象上則將每年5月21日至6月20日之間的降水,稱爲龍舟水,意味着當地一年中降雨最頻繁的時段來了,大部地區雨量將達前汛期的頂峯。

今明兩天,強降雨將進一步東移,廣東沿海、福建東部、海南及其近海海域將成爲強降雨中心,上述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並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局地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22日至25日,南方降雨有所減弱,以小雨或中雨爲主,江南、華南及四川、雲南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雨。

26日起,隨着西南暖溼氣流再度增強,同時配合冷空氣南下,南方將迎來一輪強降雨天氣過程,江南、華南以及貴州、雲南等局地將遭遇暴雨或大暴雨侵襲。目前預報時效較遠,建議公衆關注臨近預報預警信息。

總體來看,未來一週,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強降雨落區高度重疊,部分地區土壤含水量高,公衆需注意防範持續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城鄉積澇等各類次生災害。

南海夏季風即將爆發,推動我國雨季進程

南海夏季風,也叫“南海季風”,指的是春末夏初大氣環流的季節進程中,南海地區對流層低層盛行西南風、高層盛行東北風的一種環流形勢。常年5月第4候爆發,是我國冬季風結束、夏季風開始的一個信號。

據中國天氣網介紹,常年5月上旬,亞洲夏季風開始在孟加拉灣附近蠢蠢欲動,到了5月中旬大量的水汽進入我國南海,並在這裏增溫加水,最終攜帶大量的水汽和熱量奔向我國華南沿海,南海夏季風就此爆發。

南海夏季風爆發後,西南水汽輸送明顯增強,容易導致我國南方地區強度大、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的強降水事件增加,強對流天氣頻發。南海夏季風的爆發會改變整個亞洲地區的熱量和水分平衡,是亞洲地區氣候季節轉變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也意味着我國將全面進入主汛期。在季風帶來的水汽與副熱帶高壓共同進退的“配合”下,我國主雨帶由南向北推進。

除了影響我國主雨帶進程,南海夏季風的強弱還影響我國汛期不同區域的降水總量。數據顯示,南海夏季風強度指數與夏季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降水有顯著的相反關係,而與江南地區降水和華南後汛期降水有顯著的正相關。

隨着南海夏季風的爆發,我國將全面進入主汛期,未來一段時間南方多地降雨頻繁,建議當地公衆關注臨近預報預警信息,儘量減少在強降水發生時外出,警惕雷暴大風、冰雹等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避免前往山地、河谷等隱患區域活動,防範局地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災害。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