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还能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进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那么,糖尿病患者应怎样开展科学合理的运动呢?5月20日,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栏目邀请了十堰市太和医院内分泌科副护士长陈丹丹,为大家解答疑惑。

研究表明,运动能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降低血糖。然而,不适当的运动量或强度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加剧糖代谢紊乱。陈丹丹建议,糖尿病患者在开始运动计划前,应咨询专业人员,并全面评估自身的身体状况和体能。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屈曲伸展运动。有氧运动是首选,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它们能消耗多余热量,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同时调节心理状态。抗阻运动如哑铃、深蹲等能锻炼肌肉力量,结合有氧运动效果更佳。而屈曲伸展运动则作为运动前后的准备和放松。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注意时机和强度。避免空腹运动,建议在餐后1~3小时内进行。寒冷早晨也不宜运动,以防心脑血管意外。对于五六十岁、体重超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适度出汗、肌肉微酸的运动强度。同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以防低血糖,并携带身份证和病情卡。糖尿病足患者应选择宽松舒适的服装和鞋袜,加强足部检查,运动中及时补充水分,并关注心率和身体变化。

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需要科学。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行动,科学管理自己的健康,让运动成为减重降糖的助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