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龔豔琳)科學合理的運動不僅有助於控制血糖和體重,還能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進而預防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那麼,糖尿病患者應怎樣開展科學合理的運動呢?5月20日,十堰交通音樂廣播《健康問太和》欄目邀請了十堰市太和醫院內分泌科副護士長陳丹丹,爲大家解答疑惑。

研究表明,運動能增強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有效降低血糖。然而,不適當的運動量或強度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風險,加劇糖代謝紊亂。陳丹丹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開始運動計劃前,應諮詢專業人員,並全面評估自身的身體狀況和體能。

根據評估結果,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如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和屈曲伸展運動。有氧運動是首選,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它們能消耗多餘熱量,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同時調節心理狀態。抗阻運動如啞鈴、深蹲等能鍛鍊肌肉力量,結合有氧運動效果更佳。而屈曲伸展運動則作爲運動前後的準備和放鬆。

糖尿病患者運動時需注意時機和強度。避免空腹運動,建議在餐後1~3小時內進行。寒冷早晨也不宜運動,以防心腦血管意外。對於五六十歲、體重超標的2型糖尿病患者,選擇適度出汗、肌肉微酸的運動強度。同時,隨身攜帶糖果、餅乾等以防低血糖,並攜帶身份證和病情卡。糖尿病足患者應選擇寬鬆舒適的服裝和鞋襪,加強足部檢查,運動中及時補充水分,並關注心率和身體變化。

生命在於運動,而運動需要科學。糖尿病患者應積極行動,科學管理自己的健康,讓運動成爲減重降糖的助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