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無情帝王家,在滔天的權勢面前,父子、兄弟、夫妻之間的親情彷彿像絹帛一樣脆弱,只要用力一捅就會破出大洞。

即使是帝王中的典範、楷模,唐太宗李二李世民面對着登基天下的誘惑,都不能控制住自己騷動的慾望,玄武門一戰殺兄弟、囚父親,終於撕碎親情、腳踏鮮血,登上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泯滅親情的舉動,給李唐家族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在他之後的李唐皇朝,爲了皇權霸業殺父、殺子的比比皆是,很大程度上毀壞了李唐王朝的根基,最後讓李唐家族失去了執掌天下的權力。

在那些血色籠罩的李唐帝王裏,唐中宗李顯則是其中最悲催的一位帝王,母親廢黜他、妻子女兒毒殺他。

兩次登基,一次被廢、一次丟命,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中最慘的幾位帝王之一。

大唐中宗李顯,從來就不是父母的第一選擇

公元歷656年11月26日,唐朝的第四任和第七任皇帝李顯出生在長安。

當然,如果要是把他母親武則天稱帝,不算在李唐王朝帝王排序之內,那麼,李顯就是李唐王朝的第四任和第六任皇帝。

不管怎麼說,李顯兩次登基稱帝的特殊經歷,也是歷史罕見的。

小的時候,李顯在兄弟們中間表現得並不是很突出,他的父母李治、武則天夫婦,也沒有想過要把皇位傳給李顯,只不過李顯的兄長李弘、李賢都不是有帝王福德的人。

兩人一個早死離世,一個失德被廢,這才使得李唐王朝皇位的繼承權,落到了李顯的手裏。

李顯生在帝王之家,即使是生活富貴奢華,也沒有給他帶來安心,加上原來親密無間的兩位兄長都出事了,這使得李顯心裏十分敏感,對執掌天下的父母,畏懼之情日益加深、難以磨滅。

這種在生活中一直被壓制以及到處危機四伏的感受,使得李顯的性格多多少少地有了一些變化,在擁有繼承權之前,繼承着李唐尚武傳統的李顯,也曾經是位走馬遛狗、彎弓耍劍的熱血兒郎。

但是,在獲得皇位繼承權之後,被無數人的眼睛盯死,被強勢父母壓制責備,李顯的性格,就變化得有些懦弱怕事、猶豫不決了。

確立李顯的皇位繼承權之後,他的父親李治對李顯的表現並沒有改觀,還是不滿意兒子的德行和能力。

所以,李治在得知李顯有兒子後,不禁地大喜過望,自己終於可以再次教育出一位合格的皇位繼承人了。

李治把這個孫子看得無比重要,不但爲此事改了年號,還把這個小嬰兒立爲皇太孫,從這事上看,李治顯然並不看好李顯能夠成爲好皇帝。

李治確立孫子李重潤爲皇太孫之後,並沒有來得及親自教誨他,第二年唐高宗李治就因爲重病去世了。

李治死後,根據封建禮法,李顯順利地被大臣們簇擁着坐上了李唐王朝皇帝的位置。

但是,平時性格不強、處事也不甚出色的李顯,顯然並不是大臣們心目中的優秀帝王胚子。

大家對李顯的執政能力都不是很信任,李唐王朝的國家權力被李顯母親千古女帝武則天所掌握。

李顯在母親的陰影下苟活,不可能沒有一點怨恨之氣。

在一次朝臣請示唐中宗李顯,要降低對皇后家族的封賞,李顯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他對大臣們表示李唐的天下都快給武氏了,自己封賞一個親屬能有什麼關係呢。

後來,這件事被李顯的母親武則天所知曉,武則天認爲李顯對自己的怨恨很大,已經到了口不擇言的地步了。

爲了鞏固自己皇位、保護自己家族,武則天痛下決心廢黜了李顯剛剛到手五十多天的皇位,而讓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李旦登基做了皇帝。

李顯的第一次登基皇位、執掌天下的過程,就如此戲劇性地結束了。

李顯在兜兜轉轉之後,又成爲了大唐的皇帝

李顯被廢黜後,一直被軟禁關押,而且不久之後,李顯兄弟李旦的皇位也丟了,他們的母親武則天登基做了皇帝,武氏一族開始崛起,李唐子弟被紛紛殺戮。

雖然,李顯與武則天是親母子關係,而且母親武則天不忍心或不願意背上殺子的名聲,但是,也保不準下面有揣測聖意的人,站出來把李顯給弄死。

所以,在近20年的被囚禁日子裏,李顯活的是戰戰兢兢、憋屈無比。

而且,李唐失勢後,李顯的喫穿用度也被大幅度縮減,在很長時間裏只有妻子韋氏一人陪着李顯,在惶恐不安中苦苦地挨着日子。

這種患難與共的經歷,使得李顯對妻子韋氏的感情極爲深厚,他多次對妻子表示,如果還能夠有脫離囚禁的時候,他必定會傾盡一切地對韋氏給予回報。

李顯的母親武則天在晚年的時候,常常擔心自己死後,李唐家族和武氏家族之間無法共存,她就把兒子李顯又召回了長安,並讓李唐家族和武氏家族之間以通婚的方式加強聯繫,這種舉動和態度,都代表着武則天將要還權給李唐,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因此,李顯的身份重新變得尊貴起來,日子也好過了許多。

武則天畢竟是千古女帝,對權力的掌控和慾望,都遠遠地超越常人,即使是年邁不堪的武則天也遲遲不確定自己的繼承人,並且又開始扶持情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

對於祖母的這種行爲,李顯的兒女李重潤和永泰公主兩人公開表示不滿,被人告到武則天那裏。

權力之心極大的武則天,嚴令自己的孫子孫女李重潤和永泰公主自殺,這個殘酷的決定,給了李顯當頭一棒,將李顯的心氣又給打沒了。

悲催的李顯,雖然曾經是貴爲帝王,現狀好像也是再次受寵。

但實際上,他還是勢力弱小得連自己子女都保護不了,這樣的磨礪之事,將李顯所有的棱角都打掉了,他的性子裏逐漸地只剩下懦弱的順從。

李顯的身份雖然一直很敏感,但他平日裏顯得十分懦弱,李顯的母親武則天也沒有再次下手屠戮親兒子,李顯就靠着人畜無害的表現,在母親的壓制陰影下苟活延綿,直到武則天病重不能管理朝政。

公元歷705年,武則天病重,她的情人張易之、張昌宗把持宮禁、假傳聖諭,朝中的大臣們唯恐二張起了什麼野心,就祕密地聯繫起來,一舉發動神龍政變,殺掉了張易之、張昌宗,並把病重的武則天圍困在宮殿之內。

無奈的武則天只能同意大臣們的意見,將皇位又還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顯,就這樣,靠着堅持、苟活和長命,李顯終於贏過了自己的母親武則天,再次登基成爲李唐王朝的皇帝。

看重親情的中宗李顯,卻死在妻子女兒手中

李顯再次登基後,將國號、規章等重新恢復爲唐制,並對擁立自己的臣子們大加封賞,而得到賞賜、恩典等最多最厚的,則是他妻子韋氏的族人們。

把親情看得很重的李顯,把妻子韋氏封爲皇后,追封自己的岳父爲王爵,並讓妻子韋后擁有參與朝政、干預朝政的權力,同時,還在生活中極力補償韋后。

李顯對妻子韋后的寵溺,甚至到了韋后與情人打牌時,李顯都能笑呵呵地在一旁看着,併爲他們數籌碼的地步,這種過分的感情補償和寵溺,使得後世史書中對李顯有着很多不滿。

當上了兩次帝王的李顯,缺少一個封建帝王所應該有的謹慎和小心。

李顯一直掛念着妻子韋后與他數十年相濡以沫的經歷,以爲自己與妻子韋后之間的感情堅如鋼鐵,所以,他信任妻子,願意與妻子共享無上的權力。

但是,李顯忘記了,人是會變的,特別是在巨大的唾手可得的權力面前,人更會變得連自己也不認識。

韋后在陪同李顯處理國事之後,加之有婆婆武則天的例子在前,她也生出了我上我也行的念頭,對九五至尊的位置,起了覬覦之心。

在後世大家都公認,唐朝的公主都很彪悍,不但個個能打能拼,還都敢想敢做,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在接觸權力滋味之後,也同母親一樣對皇帝的位置有了想法,這個野心勃勃的公主,想要走出一條,母女同爲天子的新路子來。

後人可以想象一下,韋后與安樂公主,在武則天示例的鼓舞下,一個想當女皇、一個想成爲皇太女接任下一任女皇。

兩人都感覺丈夫及父親李顯很礙事,就在一起商量把唐中宗李顯弄掉。

於是,在一個比較合適的日子裏,韋后與安樂公主兩人一同來看李顯,很高興地李顯以爲妻子和女兒是珍惜家庭、愛戴自己,毫無戒心地與兩人相處。

在皇帝一家其樂融融的時候,韋后與安樂公主隨便找了一個藉口,打發了走了皇帝身邊的警衛,又給皇帝送上一碗美味的帶着毒藥的麪條。

歷史書上記載,當時韋后與安樂公主給李顯奉上的食物是“餅”,唐朝的餅,包括烤制的“胡餅”,和麪條雛形“湯餅”,由於一般毒藥在高溫後會變性失效,毒藥提前放在餅裏再烤制不太現實。

所以,這裏更有可能的是“湯餅”,也就是麪條。

在古代,由於毒藥的製備、使用等條件要求非常高,基本上不存在能夠服用後,馬上致死的厲害毒藥,也就是說,一般服用毒藥中毒的人都會有掙扎的時間和過程。

唐中宗李顯在喫了妻子、女兒進奉的親情滿滿的一碗麪條後,沒多久就在藥物的作用下,開始身體不舒服,韋后與安樂公主肯定是不希望李顯派人去喊太醫,所以兩人就攙扶着李顯挪到牀上。

不久後,李顯開始痛苦地掙扎,爲了避免李顯臨死掙扎的動靜驚動他人,安樂公主抄起旁邊的枕頭,一把堵在李顯的臉上緊緊壓住。

李唐的公主都是驍勇之人,想要控制一個垂死的老頭,還是不在話下的,即使那人是安樂公主自己的父親,九五至尊唐中宗李顯。

根據史料記載,唐中宗李顯是突然暴死,沒有得到個圓滿的善終,但對於唐中宗李顯的死因,歷史資料上有着許多種記載。

除去自相矛盾、不靠譜的記載,比較靠譜的記載有兩種,一是,唐中宗李顯是被他自己的妻子、女兒,聯手用毒藥殺死的,而另一種說法則是唐中宗李顯因爲腦部疾病突然發作,無法進行治療而死的。

根據史料信息,唐朝皇帝們的確都有着一定的遺傳病,並且很可能是當時無法治癒的心腦方面的疾病。

但是從李顯死後,他的妻子女兒迅速改變朝政、準備效仿武則天登基的事情看來,李顯死前,韋后和安樂公主都是有着一定想法的人,也必定做出了某些事情。

從這個角度來分析,李顯被毒死的可能性更大些。

唐中宗李顯的死,徹底震動了李唐王朝的宗族和臣民,大家剛剛在武則天女皇的陰影中走出不久,就又出現了敢於弒殺帝王的皇后韋氏,崛起的武氏還未曾衰敗、又要加上個韋氏上位,這少不得又會殺得人頭滿地亂滾,讓衆多昔日貴人跌落泥塵。

權力更迭、皇族變化,這種必須選擇站隊而站錯了必死的日子,所有的人都不再想過了,很快唐朝的王公大臣們就達成了協議,他們聯繫太平公主、李隆基等宗室力量,把弄死李顯的韋后和安樂公主,包圍在宮殿之中一起殺死,算是給唐中宗李顯報了仇。

李顯一生與帝王爲伴,爺爺、父親、母親都是帝王,兄弟、兒子、侄子都是帝王,自己兩次登基爲天子,這種身邊人都是帝王的情況,在世界各國的正史中,都是極其少見的。

李顯唯一的問題就是,跟身邊的衆多牛人相比,稍微懦弱無能了點,這才使得原本可以在盛世中當個逍遙帝王、好好先生的李顯,被無情的王權大手,扒拉得四處亂滾,最後還落得個讓人恥笑的死於婦人之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