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通威股份召開2023年度股東大會,光伏行業何時回暖成爲與會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不管過剩產能會不會出清,樂觀預計光伏行業今年四季度就會有起色。公司回購和控股股東增持還持續在進行。”

當前,多晶硅價格已跌破成本線,硅料生產企業面臨售出即虧損的局面。在這個大背景下,通威股份與隆基綠能簽下近400億元的硅料大單。

跨界進入者首當其衝

今年在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價格快速下跌的背景下,已出現部分企業終止項目投資或推遲項目建設的情況,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跨界投資者。

因受技術迭代及近期光伏產業鏈價格整體呈波動下行態勢等多種因素影響,ST聆達(聆達股份子公司金寨嘉悅將現有3.5GW-182mm大尺寸PERC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產線自2024年3月14日實施臨時停產,後來由於公司資金緊張等因素,停產時間一再延長。

聆達股份還決定終止建設銅陵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基地項目。聆達股份3月18日召開董事會,決定終止投資建設銅陵年產20GW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基地項目。對於終止原因,公司稱,鑑於項目建設受宏觀環境、光伏行業市場環境變化、融資環境、項目施工實施條件、項目施工相關方配合進度等多種因素影響,該項目無法按原計劃推進建設進度。

聆達股份此前主營業務爲餘熱發電、光伏發電、商業保理和裸眼3D業務。2020年10月,公司通過完成對金寨嘉悅70%股權的收購,涉足太陽能晶硅電池業務。

海源復材今年3月決定終止其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根據公司此前與全椒縣人民政府簽署的相關協議,海源復材以公司全資子公司滁州能源爲主體在滁州市全椒縣投資新建光伏產業基地,建設15GWN型高效光伏電池及3GW高效光伏組件項目。海源復材原來是一家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複合材料輕量化製品及新型智能機械裝備企業,2020年三季度開始向光伏組件領域進行佈局和拓展。

艾能聚是一家以分佈式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爲核心,並開展光伏產品製造等業務的清潔能源服務商。今年2月初,受技術迭代及市場需求影響,爲減少損失及整體經營業績的角度考慮,公司對多晶硅電池片生產線實施臨時停產,本來計劃停產至2024年3月31日,但由於在獲取訂單方面未獲得理想成效,公司決定對多晶硅電池片生產線繼續實施停產。

龍頭抱團取暖

光伏行業何時會迎來春天?劉漢元稱,樂觀預計在今年四季度。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5月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多晶硅價格已突破所有在產企業現金成本,在高庫存壓力下,部分小產能、老產能已經停車檢修,絕大多數企業挺價意願較強,低價情況選擇壓貨不出。

通威股份的技術、成本、質量等綜合優勢在行業低谷的時候競爭力凸顯。5月11日,通威股份公告稱,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近日與隆基綠能及其9家子公司簽署高純晶硅產品銷售合同,約定2024年-2026年期間,買方合計採購不少於86.24萬噸高純晶硅產品,本次合同預計總金額約爲391億元(含稅)。公司稱,該合同的簽訂有利於公司高純晶硅產品的穩定銷售。

通威股份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與隆基簽訂的長單合同,硅料產品銷售價格是雙方根據市場行情按月協商確定的,產品盈利基於產品價格與生產成本而動態變化。

劉漢元表示:“隆基綠能、天合光能等行業龍頭都是我們的客戶,我們還引入他們成爲我們旗下硅料企業的股東,在行業過冬時大家抱團取暖。”隆基綠能持有云南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49%股份,持有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15%股份;天合、晶科、京運通等也都持有通威硅料子公司的股權。

通威股份財務總監周斌稱,未來公司將繼續依託與客戶的股權戰略合作關係與長單採銷模式,持續鞏固自身產品綜合競爭力等途徑來保障產品的穩定出貨。

雖然光伏行業短期面臨一定壓力,但從長期來看,行業龍頭都對光伏行業未來充滿信心。劉漢元稱:“在‘碳中和’目標指引下,我國光伏裝機容量還有很大的空間。光伏行業經歷衝高後,一定會回落,在回落階段產業鏈就有可能會虧損,有些企業甚至會被淘汰出局。樂觀預計的話,判斷今年四季度行業就會有起色,這跟產能出不出清沒關係,如果產能出清會加快這一進程。”

隆基綠能預計2024年國內光伏裝機增速將會放緩,但是仍然維持高位。海外市場在光伏發電經濟性的驅動下將保持持續增長。公司在2024年將繼續深耕國內外光伏市場,堅持國內外雙線並舉的市場戰略。

審讀:程   竹

編輯:亞文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