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通威股份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光伏行业何时回暖成为与会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不管过剩产能会不会出清,乐观预计光伏行业今年四季度就会有起色。公司回购和控股股东增持还持续在进行。”

当前,多晶硅价格已跌破成本线,硅料生产企业面临售出即亏损的局面。在这个大背景下,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签下近400亿元的硅料大单。

跨界进入者首当其冲

今年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快速下跌的背景下,已出现部分企业终止项目投资或推迟项目建设的情况,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跨界投资者。

因受技术迭代及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态势等多种因素影响,ST聆达聆达股份子公司金寨嘉悦将现有3.5GW-182mm大尺寸PERC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产线自2024年3月14日实施临时停产,后来由于公司资金紧张等因素,停产时间一再延长。

聆达股份还决定终止建设铜陵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聆达股份3月18日召开董事会,决定终止投资建设铜陵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对于终止原因,公司称,鉴于项目建设受宏观环境、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融资环境、项目施工实施条件、项目施工相关方配合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该项目无法按原计划推进建设进度。

聆达股份此前主营业务为余热发电、光伏发电、商业保理和裸眼3D业务。2020年10月,公司通过完成对金寨嘉悦70%股权的收购,涉足太阳能晶硅电池业务。

海源复材今年3月决定终止其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根据公司此前与全椒县人民政府签署的相关协议,海源复材以公司全资子公司滁州能源为主体在滁州市全椒县投资新建光伏产业基地,建设15GWN型高效光伏电池及3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海源复材原来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复合材料轻量化制品及新型智能机械装备企业,2020年三季度开始向光伏组件领域进行布局和拓展。

艾能聚是一家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核心,并开展光伏产品制造等业务的清洁能源服务商。今年2月初,受技术迭代及市场需求影响,为减少损失及整体经营业绩的角度考虑,公司对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线实施临时停产,本来计划停产至2024年3月31日,但由于在获取订单方面未获得理想成效,公司决定对多晶硅电池片生产线继续实施停产。

龙头抱团取暖

光伏行业何时会迎来春天?刘汉元称,乐观预计在今年四季度。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5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多晶硅价格已突破所有在产企业现金成本,在高库存压力下,部分小产能、老产能已经停车检修,绝大多数企业挺价意愿较强,低价情况选择压货不出。

通威股份的技术、成本、质量等综合优势在行业低谷的时候竞争力凸显。5月11日,通威股份公告称,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近日与隆基绿能及其9家子公司签署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约定2024年-2026年期间,买方合计采购不少于86.24万吨高纯晶硅产品,本次合同预计总金额约为391亿元(含税)。公司称,该合同的签订有利于公司高纯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

通威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与隆基签订的长单合同,硅料产品销售价格是双方根据市场行情按月协商确定的,产品盈利基于产品价格与生产成本而动态变化。

刘汉元表示:“隆基绿能天合光能等行业龙头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还引入他们成为我们旗下硅料企业的股东,在行业过冬时大家抱团取暖。”隆基绿能持有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49%股份,持有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15%股份;天合、晶科、京运通等也都持有通威硅料子公司的股权。

通威股份财务总监周斌称,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与客户的股权战略合作关系与长单采销模式,持续巩固自身产品综合竞争力等途径来保障产品的稳定出货。

虽然光伏行业短期面临一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行业龙头都对光伏行业未来充满信心。刘汉元称:“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我国光伏装机容量还有很大的空间。光伏行业经历冲高后,一定会回落,在回落阶段产业链就有可能会亏损,有些企业甚至会被淘汰出局。乐观预计的话,判断今年四季度行业就会有起色,这跟产能出不出清没关系,如果产能出清会加快这一进程。”

隆基绿能预计2024年国内光伏装机增速将会放缓,但是仍然维持高位。海外市场在光伏发电经济性的驱动下将保持持续增长。公司在2024年将继续深耕国内外光伏市场,坚持国内外双线并举的市场战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