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張家界日報

永定區大力推行 科技特派員制度

6個科技專家服務小組對接服務143家企業、84個合作社、258個行政村

本報訊(田育才 解雯惠 歐媛)5月15日,天氣晴好,在永定區後坪街道侯家灣村200畝柑橘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區派科技特派員、高級農藝師覃華蘭正在向果農講解柑橘保花保果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張家界天門山水果供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寧超祥介紹,以前這裏是密植老椪柑園,品種老化、品質下降,經濟效益低下。在省、市、區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指導下,近年來對低產老椪柑園進行品種改良,先後引進紅橙、愛媛38等柑橘新品種5個,推廣柑橘靚果、水肥一體化、省力化修剪等新技術5項,柑橘產量、品質、效益得以提升,去年產量突破10萬公斤。

永定區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組建科技專家服務團,成立莓茶、種植業、林業、畜禽、農旅融合、老科協6個服務小組,成員包括省、市、區科技特派員114人,對接服務143家企業、84個合作社、258個行政村,破農技疑惑,解增產難題。

科技特派員圍繞張家界莓茶、張家界菊花芯柚等優勢特色產業,深入農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提高農特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去年,全區科技特派員開展各項技術培訓221場次,培訓人員12182人,發放技術資料20715份,造就了一大批“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區老科協高級農藝師王文茂擔任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員,開發乾坤紅莓茶新產品,優化配方生產第三代黃酮茶飲料,新產品產值過千萬元,湖南乾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工作站被省科技廳、省科協認定爲湖南省專家工作站。

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幫助下,永定區共建立特派員創新創業基地12個,推動莓茶、果蔬、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去年底,全區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30萬畝,經營主體359家,年綜合產值達32.52億元。其中莓茶總面積約爲15萬畝,是全國莓茶最大生產區,實現年綜合產值25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