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 視覺中國 資料圖

中國種業龍頭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隆平高科”,000998.SZ)最新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兩隆”(即隆平高科和隆平發展)融合發展以及未來在巴西市場的競爭成爲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隆平高科回應表示,去年公司完成“兩隆”整合,隆平巴西是隆平高科和中信農業共同投資的,中國和巴西農業的互補性強。一方面,“兩隆”整合可以減少同質化、同業競爭和低水平的重複建設,也可以共享科研、生產、管理、育種站等方面的資源,便於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另一方面,公司在巴西有南美最先進、最大的生物育種分子實驗室,擁有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研管理團隊,整合是1+1大於2的效應。

隆平高科方面強調,“兩隆”整合使得公司進一步夯實國際化進程,對於公司的發展是一個跨越式、標誌性的大事件,也符合中信集團提出的“一箇中信,一個隆平”的發展理念。

隆平高科於1999年成立、2000年上市,是由袁隆平院士作爲主要發起人設立的現代種業高科技集團,目前第一大股東爲中信集團。該公司成立時以水稻、辣椒業務起步,由湖南省農科院作爲第一大股東發起成立並實現上市。在2004年至2015年期間,新大新集團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也在這一期間成長爲中國種業龍頭企業。2016年至今,中信集團成爲公司實際控制人,最終控制人爲財政部。

公司此前發佈的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去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爲92.23億元,進入全球種業前八,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22.4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00億元,同比增加124.02%;基本每股收益爲0.15元/股,同比減少0.64%。

就公司經營業績的提升,業績報告提及多項原因,其中包括國內主營業務明顯增長,營收突破50億元,同比增長44.70%,隆平發展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貢獻營收38.86億元,公司整體營收規模邁上新臺階。

推進“兩隆”整合,巴西糧價低迷影響何在?

“兩隆”整合在2023年受到市場較大關注。隆平高科去年宣佈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隆平發展13.6759%股份,隆平發展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隆平高科現合計持有隆平發展49.42%的股份。隆平高科董事長劉志勇此前在業績報告中也寫道,公司在去年加快業務有機融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實現“兩隆”融合的重要突破。

隆平發展此前是中信集團旗下聚焦種業和生物技術的科技公司,和隆平高科同爲中信農業旗下兩大植物育種平臺。官網顯示,該公司在南美、中國、美國、非洲等市場擁有科研佈局及商業網絡,旗下擁有MORGAN、FORSEED和TEVO三個品牌。尤其在南美,隆平發展建立了玉米、大豆、高粱等農作物種子的研發和科技創新平臺。

就隆平發展經營情況,隆平高科在最新的業績說明會上提到,巴西和中國的農業上的互補性比較強,兩個國家之間的農產品的交易規模比較大。巴西的農業是在全球市場上爲數不多的呈現增長態勢的市場。隆平發展一方面在一個增長的市場中順勢而爲,保持較快增長;另一方面,在收購巴西資產以後,積極引入了以結果爲導向的考覈理念和文化,帶動公司競爭力不斷提升。

業績說明會上提到,通過持續發力並抓住巴西甘蔗花葉病毒等病毒病爆發期間的發展機遇,公司的品種競爭力顯著提升。每年,公司晉級和推廣的品種在全巴西名列前茅,目前巴西前十大玉米種子品種當中,公司佔2-3 個。

隆平發展的市場份額目前位列巴西的前三名。但隆平高科強調,“今天的前三名和2017年的前三名相比含金量有所不同。七年前,公司與第一名的市場份額差距約爲15%,而今年這一差距已經縮小到5%-7%,和第二名已非常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巴西玉米種子市場價格下跌、市場萎縮的不利環境下,巴西玉米種子業務穩中有進,營收38.86億元,穩居巴西第三,躍居冬季玉米種子市場第二。

就公司在巴西業務如何去跟其他的國際龍頭競爭這一問題,隆平高科回應稱,相比國際種業公司優勢,首先,公司秉承結果導向和多勞多得的經營理念,與國際公司相比,更注重結果的實效性,而非僅僅遵循流程。其次,公司實行扁平化管理,決策層與業務緊密相連,在巴西的中方常駐人員能夠快速響應並集中資源解決問題,敏捷性和響應能力較國際公司具有明顯優勢。第三,在工藝、流程和管理上更具創新性,以玉米烘乾工藝爲例,根據種子特性靈活調整烘乾方法,降低扒皮損失,展現快速的創新和決策能力。最後,在研發方面,公司得益於巴西對知識產權的良好保護,融入了國內“固本-追趕-超越”的研發策略,使得公司當前的研發組合更加豐富且清晰,因而保持較好的利潤率水平。這些優勢共同推動公司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

不過,隆平高科也提到,相比國際種業公司,自身目前仍然存在短板。第一,公司在巴西市場的發展歷程相對較短;第二,目前還依賴於使用其他公司的轉基因技術並支付相應費用,在底層技術和資本積累方面仍有提升空間,需要加速學習和追趕。

就巴西糧價的低迷,隆平高科在業績說明會上也提到,2023年5月,巴西糧價觸及谷底,每60公斤玉米的價格僅爲20多雷亞爾。預計2024至2025年糧價仍將穩定在較低水平,大約40雷亞爾一袋。

基於對糧食價格的預測,隆平高科將控制生產規模和資本支出,採取更加穩健的發展策略。不過,隆平高科同時認爲,巴西的玉米種子價格自2018年起開始上漲,到2022年達到 頂峯,隨後在2023年呈現下降趨勢,“顯示出明顯的週期性特徵,不會持續性下降。”

隆平高科同時透露,在品類方面,玉米種子業務是公司在巴西市場的核心業務,同時,通過探索拓展高粱和大豆業務,公司能夠適度提升盈利能力和改善現金流。

聚焦主業,生物育種機遇如何?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的2023年,隆平高科還完成了一件大事,即改組董監高和黨委,優化公司治理結構,董事由15人減少至9人,監事由5人減少至3人,撤銷決策委員會、科技委員會。

隆平高科強調,今後公司會通過內生髮展與外延擴張,加快科研創新,按照“主業清晰、核心突出、行業領先、治理先進、管理高效”的要求,創建成爲世界一流的民族種業企業。

其表示,2023年,根據大股東中信集團及公司董事會的戰略決策,公司積極推進非主業、低效無效資產的處置工作。公司將持續聚焦核心產業,增強發展後勁,並堅決清理任何偏離主業、可能對公司穩健經營及品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的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的2023年,隆平高科在聚焦主業還進行了外延擴張,除了“兩隆”合併,其在水稻種子方面收購了福建科力51%的股權;玉米種子方面收購了雲南宣晟種業51%的股權,持續戰略佈局西南區域玉米種子市場。

此外,就生物育種,隆平高科在此前的業績報告中提到,公司投資佈局的生物技術平臺已獲得瑞豐125、浙大瑞豐8、nCX-1、BFL4-2等9個轉基因性狀的安全證書,同時通過科企合作,對自有市場優勢主導品種完成轉基因版本開發及審定測試。

2023年,國內相關主管部門已發放轉基因玉米品種審定證書和轉基因玉米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在全國首批審定37個轉基因玉米品種中,隆平高科佔有8個,佔全國獲批品種的22%,目前按照國內主管部門相關要求開展轉基因產業化示範推廣。

隆平高科提到,公司去年轉基因產業化試點示範114萬畝,國審品種數量和示範面積全國第一,是落實中央生物育種產業化的第一梯隊。其此次最新表示,目前公司按照國內主管部門相關要求開展轉基因產業化示範推廣。“對於出廠價或結算價,需根據經銷商最終的兌現價以及性狀公司的談判價最終確定。”

隆平高科同時認爲,生物育種將有助於公司國內玉米種子業務獲得新突破。其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到,短期內,公司將繼續多方面發展的策略,主要由於玉米育種上相對比較分散,區域性競爭的特點比較突出。“但隨着生物育種的發展和轉基因種子的推廣,最終大公司、大平臺將會憑藉規模和技術優勢逐漸佔據市場主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