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提到宦官掌权的朝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出了魏忠贤、王振等人的明朝。不过,在明朝之前,东汉也存在宦官干预朝政的问题。这些宦官不仅影响到皇帝的废立,还敢对掌握天下兵马的大将军痛下杀手。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两位被宦官杀害的东汉大将军。

一、窦武

一方面,窦武(?~168年),字游平。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窦武是东汉时期外戚、学者,大司空窦融玄孙、定襄太守窦奉之子,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

延熹八年(165年),窦武长女窦妙被选进宫中为贵人,以窦武为郎中。同年,冬天,桓帝立窦妙为皇后,窦武升任越骑校尉,封槐里侯,食邑五千户。由此,对于窦武来说,属于“因女而贵”的情况。延熹九年(166年),拜城门校尉。窦武任职期间,征召名士,廉洁奉公,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永康元年(167年),当时宦官掌握大权,名士李膺、杜密等名士被逮捕审讯。窦武上书切谏,为李、杜等人伸冤。这时,海内追求高风亮节的人便互相标榜,为天下名士定出标号。窦武与刘淑、陈蕃合称“三君”。同年冬,汉桓帝驾崩。因汉桓帝无子,经侍御史刘鯈建议,窦武与窦妙策划,立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为帝,即汉灵帝。

汉灵帝即位后,窦武因功被任为大将军,封闻喜侯。窦武自从辅政后,便常有翦除宦官之意。建宁元年(168年)五月日食,窦武借此为由,请求窦太后诛除宦官,并先下手先诛杀中常侍管霸、苏康,还要动手杀曹节等人。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窦太后犹豫未决,拖延了时间。

建宁元年(168年)八月,窦武归府住宿时,宦官朱瑀得知消息,偷看了他的奏章,得知其除掉宦官的计划。于是,朱瑀在晚上立即召集他的亲信强壮有力的长乐从官史共普、张亮等十七人。紧接着,其他宦官联合召集兵马,成功击败窦武的部下。

最后,窦武被围,自杀,被枭首于洛阳都亭。他的宗亲、宾客、姻属都被杀害。家属被流放遥远的日南郡比景县。窦太后也被软禁于云台。由此,在这场外戚和宦官的较量中,窦氏家族可谓是一败涂地,从而告别了东汉历史的大舞台。

二、何进

另一方面,和窦武比起来,何进的能力虽然平庸,却拥有更高的知名度。

何进(?-189年9月22日),字遂高,东汉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灵思皇后之兄。何进出身屠户家庭。由于其妹选入皇宫得宠于汉灵帝,被任为郎中,再迁虎贲中郎将,又出任颖川(今河南禹县)太守。后来,何进的妹妹何氏被立为皇后,汉灵帝召何进入朝任为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从这一角度来看,何进和窦武一样,都属于外戚出身,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中平元年(184年),张角率领的黄巾农民起义爆发,何进被拜其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兵镇守京师,镇压了在洛阳起兵的马元义,以功封为慎侯。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何进拥立刘辩即位,这就是汉少帝。当时,何太后临朝,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当时,何进久知宦官为天下所疾恶,加以痛恨蹇硕等宦官曾阴谋害他,所以在掌握朝廷大权后,就暗中布置诛灭宦官。

为了计划的顺利实行,何进和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等密谋诛杀宦官。因为何太后不同意诛杀宦官,何进调并州牧董卓进京,以此胁迫太后。但是,因为何进密谋事泄,所以被宦官刺杀于嘉德殿前。由此,和窦武一样,何进也是因为计划提前泄露,所以遭到了杀身之祸,这说明在东汉末年,宦官势力遍布朝野上下,几乎是无孔不入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