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上,提到宦官掌權的朝代,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出了魏忠賢、王振等人的明朝。不過,在明朝之前,東漢也存在宦官干預朝政的問題。這些宦官不僅影響到皇帝的廢立,還敢對掌握天下兵馬的大將軍痛下殺手。以下,就讓我們一起聊一聊兩位被宦官殺害的東漢大將軍。

一、竇武

一方面,竇武(?~168年),字遊平。扶風平陵(今陝西省咸陽市)人。竇武是東漢時期外戚、學者,大司空竇融玄孫、定襄太守竇奉之子,與劉淑、陳蕃合稱“三君”。

延熹八年(165年),竇武長女竇妙被選進宮中爲貴人,以竇武爲郎中。同年,冬天,桓帝立竇妙爲皇后,竇武升任越騎校尉,封槐裏侯,食邑五千戶。由此,對於竇武來說,屬於“因女而貴”的情況。延熹九年(166年),拜城門校尉。竇武任職期間,徵召名士,廉潔奉公,獲得了較高的評價。

永康元年(167年),當時宦官掌握大權,名士李膺、杜密等名士被逮捕審訊。竇武上書切諫,爲李、杜等人伸冤。這時,海內追求高風亮節的人便互相標榜,爲天下名士定出標號。竇武與劉淑、陳蕃合稱“三君”。同年冬,漢桓帝駕崩。因漢桓帝無子,經侍御史劉鯈建議,竇武與竇妙策劃,立十二歲的解瀆亭侯劉宏爲帝,即漢靈帝。

漢靈帝即位後,竇武因功被任爲大將軍,封聞喜侯。竇武自從輔政後,便常有翦除宦官之意。建寧元年(168年)五月日食,竇武藉此爲由,請求竇太后誅除宦官,並先下手先誅殺中常侍管霸、蘇康,還要動手殺曹節等人。不過,非常可惜的是,竇太后猶豫未決,拖延了時間。

建寧元年(168年)八月,竇武歸府住宿時,宦官朱瑀得知消息,偷看了他的奏章,得知其除掉宦官的計劃。於是,朱瑀在晚上立即召集他的親信強壯有力的長樂從官史共普、張亮等十七人。緊接着,其他宦官聯合召集兵馬,成功擊敗竇武的部下。

最後,竇武被圍,自殺,被梟首於洛陽都亭。他的宗親、賓客、姻屬都被殺害。家屬被流放遙遠的日南郡比景縣。竇太后也被軟禁於雲臺。由此,在這場外戚和宦官的較量中,竇氏家族可謂是一敗塗地,從而告別了東漢歷史的大舞臺。

二、何進

另一方面,和竇武比起來,何進的能力雖然平庸,卻擁有更高的知名度。

何進(?-189年9月22日),字遂高,東漢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靈思皇后之兄。何進出身屠戶家庭。由於其妹選入皇宮得寵於漢靈帝,被任爲郎中,再遷虎賁中郎將,又出任穎川(今河南禹縣)太守。後來,何進的妹妹何氏被立爲皇后,漢靈帝召何進入朝任爲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從這一角度來看,何進和竇武一樣,都屬於外戚出身,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中平元年(184年),張角率領的黃巾農民起義爆發,何進被拜其爲大將軍,率左、右羽林兵鎮守京師,鎮壓了在洛陽起兵的馬元義,以功封爲慎侯。

公元189年,漢靈帝死後,何進擁立劉辯即位,這就是漢少帝。當時,何太后臨朝,何進與太傅袁隗輔政。當時,何進久知宦官爲天下所疾惡,加以痛恨蹇碩等宦官曾陰謀害他,所以在掌握朝廷大權後,就暗中佈置誅滅宦官。

爲了計劃的順利實行,何進和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等密謀誅殺宦官。因爲何太后不同意誅殺宦官,何進調幷州牧董卓進京,以此脅迫太后。但是,因爲何進密謀事泄,所以被宦官刺殺於嘉德殿前。由此,和竇武一樣,何進也是因爲計劃提前泄露,所以遭到了殺身之禍,這說明在東漢末年,宦官勢力遍佈朝野上下,幾乎是無孔不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