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商和分析師表示,由於煉油廠需求疲軟且供應充足,全球原油現貨市場正在走弱,這可能意味着指標原油期貨進一步走弱。

這種疲軟表明,尤其是在歐洲爲代表的地區,高利率和通脹抑制了消費者和工業需求,而美國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的供應卻在增加。這可能會支持歐佩克+在6月1日的會議上維持產量限制的論點。

儘管煉油廠的原油進口能力隨着春季維護的結束而增加,但需求仍然疲軟。

盛寶銀行(Saxo Bank)分析師Ole Hansen表示:“預期的需求增長未能滿足不斷增長的煉油產能。”

“消費者正感受到來自高利率和通脹、貿易戰和地緣政治環境挑戰的壓力。”

這種疲軟在北海表現得尤爲明顯,該地區生產的原油等級與美國WTI米德蘭原油一起支撐着布倫特原油期貨基準,並幫助爲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定價。

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大宗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數據,5月14日,北海40期原油的價差與布倫特原油的價差降至97美分,爲2023年1月以來的最大價差。

同樣,普氏能源資訊(Platts)在5月13日評估西北歐地區WTI Midland貨物價格爲較布倫特原油期貨(dated Brent)低69美分,這是WTI自去年5月加入作爲布倫特原油期貨基準的北海原油等級以來的最低評估。

“這似乎是一個需求相對溫和的時期,” Sparta Commodities分析師Neil Crosby表示。他補充稱,充足的原油庫存可能會購買推遲。“目前,實物價格正面臨壓力。”

除了煉油需求疲軟外,與西非或美國等北海地區競爭的輕質低硫原油供應在全球範圍內一直在增加。

供應充足也體現在布倫特短期掉期合約的結構上——即期交割的原油價格較7月合約每桶低1.07美元,而一個月前的溢價爲1.64美元。

目前的結構被稱爲期貨溢價,表明充足的即期供應和疲軟的需求。相反的結構被稱爲現貨溢價。

全面疲軟

在美國,現貨市場也走軟。儘管維修季節結束,但美國煉油廠加工率仍低於常規水平。

根據LSEG的數據,5月16日,路易斯安那輕質低硫原油價格跌至三週低點,較WTI每桶低2.33美元。

美國能源情報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當週,美國煉油廠利用率四周平均值爲88.7%,低於去年同期的91.2%。

與此同時,美國汽油和餾分產品供應量的四周平均值(反映需求)比2023年的水平低4-5%。

世界各地煉油廠的利潤率下降,部分原因是全球柴油價格暴跌。柴油是工業和運輸部門的關鍵成品油。

PVM分析師Tamas Varga表示,利潤率下降是一個明顯的跡象,表明在消費者和工業需求疲軟的情況下,煉油商生產了過多的燃料。

利潤率下降已經促使亞洲煉油商減少了5月份的原油加工量,其他煉油商也在考慮未來幾個月進一步削減加工量,這進一步降低了原油需求。

美國石油分析師保羅·桑基(Paul Sankey)表示,亞洲削減煉油“表明石油市場疲軟”。

“煉油平衡的最後一站基本上是亞洲。當市場供過於求時,第一個關閉的就是他們,他補充說,他預計歐佩克將在6月1日的會議上推遲自願減產。

亞洲煉油需求疲軟導致中東原油價格下跌,基準迪拜原油價格在5月8日觸及每桶81.24美元的近兩個月低點。

這也導致尼日利亞的供應過剩,迫使賣家降低5月份現貨的價格,以清除過剩。

LSEG數據顯示,5月15日,尼日利亞Qua Iboe原油價格較布倫特原油價格高出2.10美元,爲2月份以來的最低溢價。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亞洲原油買家表示,他將推遲購買西非和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直到價格進一步下跌。

“他們需要找到出口對象。(石油)太多了,”買家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