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十四五”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江苏、陕西两省围绕产业平台载体打造等方面拓展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协作领域不断扩大,融合互促不断深入,两地携手同行的步履更加铿锵。

走进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内的陕西国飞领翼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花式”工业无人机让人目不暇接。复合垂直起降无人机、垂直起降固定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各种机型能够应用于消防、应急、巡检、环保、测绘、执法等多个行业领域,而这些无人机的设计全部来自位于江苏南京的无人机技术研究院。

江苏国飞无人机技术研究院机械结构工程师高鑫龙告诉记者,南京主要是承担一些研发打样的工作,通过试飞和调试并且经客户确认后,再将所有的生产图纸、工艺流程、物料清单等技术文件下发到陕西国飞。最终通过陕西国飞的生产,对客户的订单进行交付。

此前,受制于场地等因素,江苏国飞研发的无人机主要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在苏陕产业协作的推动下,2022年底在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建设了第一个生产基地。

陕西国飞领翼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菲告诉记者,陕西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比较有优势,来到陕西以后,发现这里有很多的场景都非常符合公司的研发方向。

“东部研发+西部制造”这种产业协作新模式的产生,来自于苏陕协作过程中,两地携手以“产业转型”为抓手,不断增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创新实践。2021年新一轮苏陕协作以来,南京市对口帮扶商洛市工作组以“科技赋能”为切入口、立足两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契合度,将原本是产业脱贫示范园的商州区电子科技产业园进行重新定位和规划,打造“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中”的专业化电子科技产业园。目前已经落户了8家电子信息类企业,每年能够带来将近20亿的产值,带动就业近千人。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副区长、南京市栖霞区对口帮扶商州区联络组组长吴丹说,把产业留在当地,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十四五”以来,江苏始终保持协作力度不减。累计安排财政援助资金超100亿元,实施援助项目近4000个,选派干部人才近4000名,累计采购帮销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超100亿元,帮助超5万名脱贫群众实现就业。此外,立足陕西资源禀赋,帮助引进新农业、汽车零部件、光伏组件、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企业近700家,实际投资额超350亿元。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支援合作处处长李泓君说,将持续深入实施东西部协作“十大重点工程”,紧扣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劳务品牌培育“四项行动”,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努力推动苏陕协作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尔希 杨国 郑伟 周雷 陕西台 编辑/胡超)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