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十四五”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江蘇、陝西兩省圍繞產業平臺載體打造等方面拓展合作,優勢互補,共贏發展,協作領域不斷擴大,融合互促不斷深入,兩地攜手同行的步履更加鏗鏘。

走進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電子科技產業園內的陝西國飛領翼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花式”工業無人機讓人目不暇接。複合垂直起降無人機、垂直起降固定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各種機型能夠應用於消防、應急、巡檢、環保、測繪、執法等多個行業領域,而這些無人機的設計全部來自位於江蘇南京的無人機技術研究院。

江蘇國飛無人機技術研究院機械結構工程師高鑫龍告訴記者,南京主要是承擔一些研發打樣的工作,通過試飛和調試並且經客戶確認後,再將所有的生產圖紙、工藝流程、物料清單等技術文件下發到陝西國飛。最終通過陝西國飛的生產,對客戶的訂單進行交付。

此前,受制於場地等因素,江蘇國飛研發的無人機主要通過委託加工的方式進行生產。在蘇陝產業協作的推動下,2022年底在商州區電子科技產業園建設了第一個生產基地。

陝西國飛領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菲告訴記者,陝西當地的勞動力資源比較有優勢,來到陝西以後,發現這裏有很多的場景都非常符合公司的研發方向。

“東部研發+西部製造”這種產業協作新模式的產生,來自於蘇陝協作過程中,兩地攜手以“產業轉型”爲抓手,不斷增強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創新實踐。2021年新一輪蘇陝協作以來,南京市對口幫扶商洛市工作組以“科技賦能”爲切入口、立足兩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契合度,將原本是產業脫貧示範園的商州區電子科技產業園進行重新定位和規劃,打造“企業集聚、產業集羣、要素集約、服務集中”的專業化電子科技產業園。目前已經落戶了8家電子信息類企業,每年能夠帶來將近20億的產值,帶動就業近千人。

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副區長、南京市棲霞區對口幫扶商州區聯絡組組長吳丹說,把產業留在當地,爲當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十四五”以來,江蘇始終保持協作力度不減。累計安排財政援助資金超100億元,實施援助項目近4000個,選派幹部人才近4000名,累計採購幫銷農特產品和手工藝品超100億元,幫助超5萬名脫貧羣衆實現就業。此外,立足陝西資源稟賦,幫助引進新農業、汽車零部件、光伏組件、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企業近700家,實際投資額超350億元。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支援合作處處長李泓君說,將持續深入實施東西部協作“十大重點工程”,緊扣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羣打造、消費幫扶助農增收、勞務品牌培育“四項行動”,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努力推動蘇陝協作工作取得新突破、再上新臺階。

(江蘇廣電總檯·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楊爾希 楊國 鄭偉 周雷 陝西臺 編輯/胡超)來源:江蘇廣電總檯·融媒體新聞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