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陽光報

做有溫度的老師 育有愛心的孩子

—— 記西安市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高陵區草市小學教師吳津

吳津老師與學生在一起

個人簡介

吳津,陝西省教學新秀、西安市優秀班主任、西安市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名師、高陵區“最美巾幗”教師、高陵區十佳優秀班主任。曾榮獲西安市優秀班主任工作案例一等獎、高陵區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案例二等獎,所帶班級兩次獲評“西安市優秀班集體”。2023年11月,吳津班主任工作室成立,她帶領12名優秀班主任,在各成員學校之間開展多種主題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成果。

從教17年來,她紮根在教學一線,將全部的心血注入教學之中,“做有溫度的老師,育有愛心的孩子”是她多年來堅守不變的初心,她就是西安市高陵區草市小學數學教師吳津。自2007年走上教師崗位以來,吳津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用行動詮釋了“師者仁心”,譜寫出一段段感人的育人故事。

遇事先問自己:“是不是一切爲了孩子”

“在高中時,我便堅定了教書育人的目標,希望能夠通過教育爲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吳津表示,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她在高中時毅然選擇了文科方向,最終成功考入了寶雞文理學院。

目前吳津作爲小學六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也承擔着數學教學工作。這批學生是從一年級帶上來的,6年來,吳津對每名學生都瞭如指掌。教室的榮譽牆上掛滿了各種榮譽證書、獎牌和照片,見證着吳津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這些榮譽證書、獎牌和照片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努力向上的決心。

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吳津秉承着“做有溫度的老師”這一理念,經常對學生噓寒問暖,給他們帶來家的溫暖。平時學生犯了小錯,她也是耐心地引導,讓其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遇事先問自己,是不是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的一切。”吳津多年來始終這樣提醒自己。

“我們班有個小譚同學,上課不注意聽講,小動作多,愛畫畫。我知曉後及時與其溝通,首先表揚他繪畫色彩搭配好,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他聽了很開心,接着我又耐心地告訴他每週兩次美術課可以用來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其餘課堂時間不能隨意畫畫,上課要認真聽講。慢慢地,他就改掉了壞習慣,學習成績也跟着提高了。”在教學中,吳津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還教導他們如何做人,並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她一直堅信:只要付出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學生就一定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讓學生體驗成功,從而樹立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學習的慾望。”吳津深知,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礎,因此她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體驗成功,從而樹立自信心。

有一名學生至今令吳津難忘。那是一個長相甜美、聰明伶俐、熱愛跳舞的小姑娘,但是小姑娘很特殊,因爲她沒有右手。吳津第一時間去她家進行家訪,交流後得知,她雖然喜歡跳舞,但是因爲右手殘疾的原因,從未登上過舞臺,吳津隨即決定“六一”演出時一定要讓她站在舞臺中央。當她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時,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那一刻,吳津打心底裏替女孩開心,也真正意識到自信心對人的重要影響。

演出結束後,女孩的奶奶告訴吳津,因爲這次演出,孩子特別開心,這是她小學階段最美好的回憶。“我也告訴她以後不要再因爲右手殘疾而自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與光芒。”引導學生一點點樹立自信心,綻放屬於自己的美麗,也讓吳津感受到收穫成功的喜悅。

同樣通過鼓勵還有改變的學生馨馨,她去年11月底因爲闌尾炎手術,手術後回家總是在地上打滾,哭着說肚子疼,家長帶她到多家醫院檢查均未發現任何問題。這也導致馨馨一週僅有兩天半在學校,學習跟不上,狀態也極差。對此,吳津決定另闢蹊徑,要求馨馨按時到校,不能請假,並利用週末時間,帶着學習用品去她家裏進行家訪,不斷肯定她的優點,鼓勵她按時上學,最終,馨馨按時到校了。週五放學時,吳津再次詢問馨馨下週能否按時來校,馨馨聲音響亮地回答:“老師,我能來。請您相信我!”從此,馨馨告別了拖拖拉拉、不想上學、抑鬱煩悶的日子,沉浸在自己的進步和別人的讚揚中,潛能也慢慢發揮了出來。

瞭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學生感到幸福

吳津說,她管理班級有四大絕招——“勤、嚴、細、實”。“勤”是眼勤、手勤、口勤、腳勤,勤於觀察學生狀態,多幹實事管理好學生,發現問題及時教育學生,多進教室深入學生內部瞭解學生;“嚴”不僅要嚴於律己,更要嚴格要求學生,從學習、紀律、衛生等方面都提出高要求,務必讓學生做好以規範他們的行爲;“細”是細心,與學生溝通交流必須細心,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實”是從實處入手,提出個人及班集體的奮鬥目標,不僅有長遠目標還有每天要完成的目標任務,不僅有個人目標還要有班級目標。此外,善於發揮班幹部的作用,能夠使班級的各項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吳津認爲,積極任用工作能力強且認真負責的學生管理班級事務,能夠極大地鍛鍊學生,提高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

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吳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她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我們班的學生田墨凡,她熱情洋溢,充滿活力和好奇心,對於這樣的孩子,我鼓勵她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滿足她探索新知識、新事物的渴望;趙紫彤內向敏感,更喜歡獨處和思考,對於這樣的孩子,我給予了更多的理解與關懷;石靖祺個性張揚、充滿創造力,我給了他更多的挑戰,同時教導他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培養耐心和自律的品質;崔俊熙體育成績較好,但數學成績總是不夠穩定,我利用課餘時間對他進行數學輔導,他的成績慢慢地趕了上來……”吳津娓娓道來。

吳津還非常重視家訪工作,利用課餘時間對60餘名學生進行了家訪,足跡遍及高陵區各個小區、鄉鎮,瞭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心理狀態,及時與家長溝通,也爲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7年的教育生涯中,吳津長年擔任班主任工作,她更深知教育的責任重大:“我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未來,我也有信心成爲一個好老師、好班主任,讓學生感到幸福!”

記者 劉珺/文 圖片由吳津老師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