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快乐劳动助力快乐成长

庐阳区已建成“开心农场”、学农基地43个,学校劳动角198个

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桃蹊分园幼儿收获种植的豌豆。

开展校园“劳动教育文化周”,劳动教育走进田间地头,萌娃晒出炒菜、洗碗图片,请劳动模范进校园……自2022年劳动课被列为校园独立课程以来,庐阳区已建成“开心农场”、学农基地43个、学校劳动角198个。

每周设置两个“劳动日”

每周一上午9时,位于三十岗乡的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桃蹊分园都要举办“生活即教育,劳动‘悦’成长”活动。一群萌娃在老师们的陪伴下忙得不亦乐乎。在“小小种植地”,幼儿们为自己种下的蔬菜浇水、松土、拔草。

在园所创设的农贸市场、建筑工地、扎染坊、水渠捕捞、生活坊等活动场景中,幼儿们还会体验清洗食材、切菜等基本烹饪技巧,思考如何借助手边材料搭建不同造型和功能的建筑,或练习脱开衫、脱套衫、穿鞋子、收玩具等生活自理能力。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庆路幼儿教育集团总园长李峥表示,劳动教育会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智力发育乃至社会关系。

安庆路幼儿园教育集团还将每周五下午和每周一上午设立为园所“劳动日”,引导幼儿自主做好游戏材料的收纳和投放。在小班突出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引导幼儿自己穿衣、睡觉、吃饭;在中班通过安排值日生,让幼儿争做小小管理员;鼓励大班的孩子走出班级、走出园区,以“大带小”混龄的方式帮助其他幼儿更好地实践园所劳动课程。

在安庆路第三小学大杨分校的“和美农场”里,一群手持工具的学生化身“小农夫”,抢“鲜”播种各种蔬菜。“自‘和美农场’启动以来,学校安排教师、学生全员参与,每天照看自己的蔬菜,体验播种到收获的完整过程。”相关负责人透露。

打造“一校一特色”

记者走访发现,在庐阳区,不少学校早已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制定“劳动教育清单”,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分年级提出具体要求,涵盖家庭劳动、校园劳动、社会劳动,形成“一校一特色”。

南门小学湖畔花园分校建立6+“N”职业启蒙式劳动教育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共育、“跟着爸妈去上班”、走进家务劳动等六个载体开展劳动活动,在校园内设立“N”个班级以及校级劳动实践小岗位,提升学生劳动技能。

四河小学围绕校内劳动职业体验岗、校内“蔬香乐园”劳动实践基地、校内学校劳动课程“3”项校内劳动教育,以及校外劳动职业体验,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劳动,体会职业技能。

五一小学注重生活化劳动教育,开发“五彩岗位”“十会萌新”“百草种植”等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宿州路幼儿园通过邀请“劳模”讲劳动故事,让“劳动光荣”植根孩子们心田。

四十二中学湖畔分校已连续十年开展劳动生活技能大赛。

庐阳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庐阳区已建成“开心农场”、学农基地43个,学校劳动角198个,建立木工活动坊、陶艺工艺坊、巧手编制教室等劳动实践社团18个。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 全媒体记者 王书浒 通讯员 王凯 任琨 贾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