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珅的家产数额,历史上一直有多种说法。那么他到底贪腐敛财多少钱呢?2024年5月20日,“廉洁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以恭王府博物馆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展为例”主题研讨会上,国家博物馆原展览二部主任、研究馆员曹欣欣作为筹展组专家给出了结论:和珅家产数额难以定论,依据清代官方档案,从和珅家抄出的金、银、钱、房屋等折合银387万两左右;此外,还有大量的珍珠、宝石、玛瑙、金银器等。展览还列出了和珅一年的俸禄是2000两,而当时直隶农村长工一年的收入在5.5-6.5两之间。

恭王府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和国家机关廉政教育基地,拥有特点鲜明的廉洁文化历史资源,曾经的“府主”和珅堪称贪腐典型。和珅少年得志,仕途亨通,四年时间由宫中普通侍卫做到了当朝一品大员,然而他却大肆贪污弄权逾制,最后被赐自尽,发人深省。

恭王府博物馆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展通过“中华传统廉洁文化”“廉洁奉公的反面典型——和珅”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廉洁本色”三个单元,阐释了中华传统廉洁文化精华,宣传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果,通过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廉荣贪耻、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

曹欣欣表示,从博物馆举办展览的角度,文物更是展览的主体,是表现展览主题思想、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筹展人员深化对文物的研究,深挖文物历史文化价值内涵,提高创新和阐释能力,让文物活起来,使观众通过看懂文物了解其历史文化价值,展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比如:关于和珅的家产数额,一直有多种说法,即使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和珅犯罪全案档》及《清实录》、《清史稿》、《清史列传》等相关记载,在和珅死后200多年后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

“作为筹展组,需要在主题展览中通过相关档案的展示来回答这个问题,以说明和珅聚敛财富之多在历代文武大臣中首屈一指,并由此引发观众对和珅弄权舞弊、贪腐纳贿等骇人听闻的不法之举背后原因的思考。”曹欣欣说道。

为此,筹展组仔细研究了《查抄和珅家产银两数目》、《查抄和珅等寓所房间地亩器具等情形》《查抄和珅家人在保定府属田产资财情况》等诸多档案,最后得出结论:和珅家产数额难以定论,依据清代官方档案,从和珅家抄出的金、银、钱、房屋、田亩、当铺、大车,折合银387万两左右。此外,还有大量的珍珠、宝石、玛瑙、翡翠、玉器、金银器、青铜器、瓷器、木器、漆器、水晶、象牙等。展览还以观众可以一目了然的形式对比列出了和珅一年的俸禄是2000两,而直隶农村长工一年的收入在5.5-6.5两之间。

在曹欣欣看来,恭博办展的实践证明,对于档案的深入研究和挖掘,可以更好地表现展览的主题,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该展自2023年3月预展、7月正式开展以来,累计观众达60余万人次,其中,来自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专题廉政学习的党员干部达2万余人次,并受到广泛好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