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和珅的家產數額,歷史上一直有多種說法。那麼他到底貪腐斂財多少錢呢?2024年5月20日,“廉潔文化的研究與傳播——以恭王府博物館廉潔文化教育主題展爲例”主題研討會上,國家博物館原展覽二部主任、研究館員曹欣欣作爲籌展組專家給出了結論:和珅家產數額難以定論,依據清代官方檔案,從和珅家抄出的金、銀、錢、房屋等摺合銀387萬兩左右;此外,還有大量的珍珠、寶石、瑪瑙、金銀器等。展覽還列出了和珅一年的俸祿是2000兩,而當時直隸農村長工一年的收入在5.5-6.5兩之間。

恭王府博物館作爲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中央和國家機關廉政教育基地,擁有特點鮮明的廉潔文化歷史資源,曾經的“府主”和珅堪稱貪腐典型。和珅少年得志,仕途亨通,四年時間由宮中普通侍衛做到了當朝一品大員,然而他卻大肆貪污弄權逾制,最後被賜自盡,發人深省。

恭王府博物館廉潔文化教育主題展通過“中華傳統廉潔文化”“廉潔奉公的反面典型——和珅”和“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廉潔本色”三個單元,闡釋了中華傳統廉潔文化精華,宣傳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成果,通過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相結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廉榮貪恥、清正廉潔的社會風氣。

曹欣欣表示,從博物館舉辦展覽的角度,文物更是展覽的主體,是表現展覽主題思想、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需要籌展人員深化對文物的研究,深挖文物歷史文化價值內涵,提高創新和闡釋能力,讓文物活起來,使觀衆通過看懂文物瞭解其歷史文化價值,展覽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比如:關於和珅的家產數額,一直有多種說法,即使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和珅犯罪全案檔》及《清實錄》、《清史稿》、《清史列傳》等相關記載,在和珅死後200多年後仍然沒有明確的結論。

“作爲籌展組,需要在主題展覽中通過相關檔案的展示來回答這個問題,以說明和珅聚斂財富之多在歷代文武大臣中首屈一指,並由此引發觀衆對和珅弄權舞弊、貪腐納賄等駭人聽聞的不法之舉背後原因的思考。”曹欣欣說道。

爲此,籌展組仔細研究了《查抄和珅家產銀兩數目》、《查抄和珅等寓所房間地畝器具等情形》《查抄和珅家人在保定府屬田產資財情況》等諸多檔案,最後得出結論:和珅家產數額難以定論,依據清代官方檔案,從和珅家抄出的金、銀、錢、房屋、田畝、當鋪、大車,摺合銀387萬兩左右。此外,還有大量的珍珠、寶石、瑪瑙、翡翠、玉器、金銀器、青銅器、瓷器、木器、漆器、水晶、象牙等。展覽還以觀衆可以一目瞭然的形式對比列出了和珅一年的俸祿是2000兩,而直隸農村長工一年的收入在5.5-6.5兩之間。

在曹欣欣看來,恭博辦展的實踐證明,對於檔案的深入研究和挖掘,可以更好地表現展覽的主題,可以讓觀衆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氣神。該展自2023年3月預展、7月正式開展以來,累計觀衆達60餘萬人次,其中,來自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專題廉政學習的黨員幹部達2萬餘人次,並受到廣泛好評。

相關文章